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TGF-β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液净化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目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技术(HP+HD)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滤过(HP+HF)却少有涉及。本研究通过比较HP+HF和HP+HD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从血液净化的角度探讨百草枯中毒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均为口服百草枯溶液中毒,既往均体健。随机分为HP+HD组和HP+HF组,两组在年龄、服毒量、中毒至入院时间、百草枯初始血药浓度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入院常规洗胃后,在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前,即行血液净化治疗。标本采集参照美国NKF-K/DOQ方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第一次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后的百草枯血药浓度和血清TNF-α、 TGF-β1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百草枯浓度,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TGF-β1的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治疗后的百草枯血药浓度和血清TNF-α、TGF-β1水平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果:
   1、HP+HD组:百草枯血药浓度治疗前为14.1±4.8 mg/L,治疗后为4.8±3.4 mg/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为62.358±9.715 pg/ml,治疗后为54.068±5.385 pg/m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前为2949.55±1540.75 pg/ml,治疗后为955.80±417.99 pg/m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HP+HF组:百草枯血药浓度治疗前为12.3±3.1 mg/L,治疗后为3.4±2.4mg/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为69.741±17.133 pg/ml,治疗后为56.735±13.241 pg/m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前为4863.16±3746.62 pg/ml,治疗后为1461.35±1792.34 pg/ml,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HP+HD组与HP+HF组治疗后血药浓度下降值(9.7±2.9 Vs8.9±2.0)mg/L,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水平治疗后下降值(8.29±5.33 Vs13.01±6.8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后下降值(1993.74±1305.59 Vs3401.81±2218.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单次HP+HD和HP+HF均能在有效清除血液中百草枯的同时,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等炎症因子水平。
   2、HP+HF较之HP+HD更能有效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二者在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稳定的SD大鼠的急性和慢性青光眼模型,检测大鼠视网膜上BDNF和slit2mRNA的表达以及RGC凋亡的状况,利用RNAi干扰技术下调slit2mRNA的表达,以期通过上调BDNF的途径降低RGC的凋亡达到视神经保护的目的。  方法:①采用大鼠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和不同大鼠视神经夹持时间来选择前房稳定的急性高眼压大鼠模型作为视神经保护的研究;②巩膜表面血管结扎联合角巩缘血管网电凝制作慢性高
目的:  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与血清肾功能指标对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本院住院的65例DKD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
目的:神经损伤后神经末梢和受损的细胞释放大量的ATP,ATP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膜上P2X4受体,促使小胶质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IL-1,IL-6,TNF等,是神经病理性痛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P2X4受体作为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日益受到研究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向正常大鼠鞘内注入P2X4受体已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引发异常疼痛,而注入P2X4受体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能减轻此种疼痛。本实验
学位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 h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初步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规律及其功能分析,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构建质粒pcDNA3.1-VEGF165b,并鉴定检测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的影响.  方法:(1)采用Kpn I及Xba I对pcDNA3.0-VEGF165b/pcDNA3.1质粒进行双酶切,并将VEGF165b小片段连接到酶切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出pcDNA3.1-VEGF165b质粒。  (2)Lipofectamine 2000 脂质体转染试
学位
目的:研究As2S2对人卵巢癌耐药株C13K/DDP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方法:以不同浓度(4、6、8、10umol/L)的As2S2,分三个时间点(24、48、72h)干预C13K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s2S2对C13K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AKT的表达。  结果:MTT结果显示不同浓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间盘退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参与了间盘退变的过程。纤维粘连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间盘细胞外基质内的糖蛋白,其可以被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解为纤维粘连蛋白碎片(Fn—f)。研究表明,Fn—f在退变间盘的含量明显增加,且Fn—f有诱导间盘退变的作用。如果将Fn—f注入正常的间盘内,间盘出现退变样改变,而如果将Fn—f加入髓核细胞的培养液中,髓核细胞同样发生退变。而且已证明纤维粘连蛋白和Fn—f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