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采用生化技术和电镜手段,对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感染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后,棉铃虫体内出现的一些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8±1℃的培养条件下,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期幼虫感染棉铃虫幼虫后,通过自身较薄的角皮从宿主血淋巴中大量吸收脂类等营养物质,在中华卵索线虫滋养体内转化为自身营养贮备物,供其自由生活时期生长发育的物质需要。感染的前三天,棉铃虫幼虫酯酶活性逐渐增加。在感染后的第四天(中华卵索线虫出现第二次蜕皮时),血淋巴酯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是同期对照组的1.18倍,同时,中华卵索线虫对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剧增。从体表外观上看,在寄生生活后期,宿主仅表现出轻微的染病症状。 中华卵索线虫感染期幼虫侵入宿主的过程是一个相对主动的过程,借助口针,刺穿体壁进入宿主的血腔,引发宿主体内出现较为强烈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先于体液免疫。在感染后第16小时,宿主血淋巴血细胞总数(THC)增至最多,是同期对照组的1.7倍,其中以浆细胞和粒细胞数目增多为主,分别是同期对照组的2.66和2.49倍。感染的前三天,棉铃虫幼虫血淋巴蛋白含量缓慢增加。在感染后的第4天,棉铃虫幼虫血淋巴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增幅最大,蛋白含量是同期对照组的1.33倍,同时,在宿主体内出现较强的体液免疫现象。凝胶电泳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出现一条非常明显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7.2×10~4Da;若用Schiff试剂染色,在同一位置被染色成一条非常明显的红色糖蛋白条带,为棉铃虫血淋巴中的凝集素,是棉铃虫体液免疫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出现与中华卵索线虫的第二次蜕皮现象直接相关。 昆虫脂肪体是昆虫体内中间代谢和物质储备的主要组织,是血淋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主要供给者。作者借助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八 硕士学住论文\型一夯ALASnR’SnIE引S观察到在感染后的第4天,棉铃虫脂肪体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病理变化,如线粒体体积变小,数目减少,内膜系统和能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粗面型内质网排列紧密、数目增多,其表面附着的核糖体颗粒数量也相应增多,蛋白质合成量急剧增加。还观察到宿主棉铃虫脂肪体细胞内的脂肪球变得较为透明,球内脂类物质大量水解后被中华卵索线虫所吸收。到感染后的第6天,发现宿主棉铃虫脂肪体细胞核中异染色质增多,分散分布于细胞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