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防灾观的城市中心区项目设计模式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和新时期灾害的形式愈发多样,我国城市在安全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受经济、功能等利益影响,因防灾建设资金回报慢常处于“被动设置”而非“主动提供”,表现在:其一防灾设置往往取规范下限;其二对防灾设置存在“亡羊补牢”的思想影响项目整体设计。这给项目实际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现象和问题,本论文将引用“综合防灾观”来解决问题。首先强调“综合防灾观”重点并非防多种灾害,而是在安全和经济等效益同样要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安全-效益”之间找到结合点,使项目综合效益整体提高,最终到达提高项目的安全“裕度”的目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为“基于综合防灾观的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的子项,论文在已有成果:设计程序的基础上,以提供设计模式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解决问题提供进一步的参考,继续完善课题研究。基于此,论文将选择城市中心区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设计、局部设计以及与周边环境互动设计三个部分整理归纳设计模式。  为使项目综合效益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既提高安全设计又提高效益,其二安全设计与其他设计结合。整体设计属于城市设计范畴,体现前者,局部设计属于建筑设计角度,体现后者;与周边环境互动设计属于城市设计范畴,两方面都体现。  研究思路是:将安全设计控制要素(本文以防火为例)分别与这三部分设计要素内容的结合作为“安全-效益”的物质体现,对能体现提升综合效益的设计模式进行整理、解释,并结合案例分析评价。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与方法,重要概念的界定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第二章):基于综合防灾观的城市中心区项目基础研究。首先明确了城市中心区、项目的定义、类型与研究范围;再对综合防灾观中的“安全”设计控制要素(以防火为例)、“效益”的具体理解分别进行了分析,便于在下文对模式的适用范围或要求有个清晰的认识,为制定模式做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第三章):设计模式研究的理论及原则。系统论作为综合防灾观建立的理论依据;建筑模式语言理论指导模式制定的分类及模式应用;本章最后制定了模式研究的原则。  第四部分(第四、五、六章):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设计模式分为三部分:整体设计、局部设计以及与周边环境互动设计。分别从既提高安全设计又提高效益和安全设计与其他设计结合两方面论述综合防灾观理念。  第五部分(第七章):理论实践。项目矛盾的侧重点不同,模式的组合方式将如何选择和组合。  第六部分(第八章):全文总结与不足。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日益提高,自我意识在逐渐觉醒,仅仅以满足斜地面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高
本课题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构建》(51078104)的子课题——医院建筑数字化设计与评价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整个课题中的基础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为了缓解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人员密集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商业街的建筑规模不断增长,因此
在人类社会产生并聚集成为城市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并驾齐驱,一直在发生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域由不同人群建筑的城市
医院建筑是人类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的场所,门诊部是患者进入医院后接触的第一个功能部分,是人流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中最为复杂的部门。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迅猛发展,
学位
在流域的空间尺度上,由于水流在重力作用下的汇集作用,使得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样使得流域下垫面的因素如流域的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对流域的水文
住宅类房屋在我国进入商品化转变已经有些年头,对于消费者来说,住宅类不动产也已经成为了熟悉的商品。住宅类房屋为了具有更高的商业竞争实力,就必须在设计上更多地考虑满足居住
绿色住宅是当今住宅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绿色住宅的设计建造,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