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神仙剧”,是指以道教神仙故事为题材,或者以神仙为剧中主要角色的一种戏剧类别。 神仙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道教神仙传说是古代戏曲重要的题材来源之一。神仙剧不仅是元杂剧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明代戏曲的一个巨大存在。在现存的约三百部明代杂剧中,可视为神仙剧者有52部,所占比例超过了17%;明代传奇近三百部存本中,神仙剧也有34部,所占比例超过了11%。此外,“泛神仙剧”——有神仙登场但并不以其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剧作还有78部。 明代神仙剧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上演频率较高,其作者和受众涵盖了上自宫廷、下至乡野的广大社会阶层,是当时广受欢迎、广有影响的一个戏剧类别。但长期以来,少有研究者去关注它,偶尔一瞥的论者对其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多持贬斥态度。其实,无论是着眼于社会认知,还是着眼于思想启迪和愉情悦性,精华与糟粕杂糅的明神仙剧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与元神仙剧相比,明神仙剧不仅继承了前代写度脱、写谪仙的题材,还新创出庆赏剧这一新样式,此外,写人仙婚恋以及神仙讽喻的剧目也为数不少。明神仙剧中有庆赏剧26部,度脱剧23部,谪仙剧3部,修仙剧5部,捉鬼降妖剧5部,遇仙、婚恋剧16部,神仙逸事剧6部。 明初的神仙剧以宫廷庆赏剧和度脱剧为主流。其作者主要是明朝王室作家和宫廷内部一批未留下姓名的艺人。从写作时间上看,明代的度脱剧有近一半是在明朝前期创作的。明前期还有几部降魔剧问世。明初神仙剧创作最初沿袭元人路径继续前行,稍后则开创出新领域,其变化除了体现在题材的拓宽和种类的增加之外,思想内容也由愤世逐渐向崇道转变,崇尚道家法术、渴望以道济世的思想日益凸显,批判现实的精神则日趋淡薄,宣教成分越来越浓。度脱剧中更是笼罩着浓厚的宗教生活气息,充溢于作品之中的是体“道”的愉悦,而非悲剧性的人生感伤。明初神仙剧嬗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之知识分子又恢复了在元代以前曾经拥有的优越地位,故而作品中难以具有元代神仙剧所蕴涵的悲剧意识;另一方面也与明代统治者对神仙思想的提倡及对戏曲政治性的限制有关。 明初排场热闹、歌舞升平的神仙剧绝不只是反映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