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在国内又称作邻避运动,通常是因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兴建而引发的大规模公民抗议活动,他们通过一系列自发抵抗行动来表达其环境诉求,争取自身环境权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所处社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而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是伴随而至的环境问题,也使得置身其中城市中产阶级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开始觉醒,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可谓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群体性事件中典型。另一方面,在这类抗争运动频频出现的背后,媒体在其中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多个环境风险冲突案例梳理,采用比较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媒体在此类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在国内特殊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是如何被媒介动员并加以传播的,其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不同抗争行动中媒介动员和传播的能力及效果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又如何作用于抗争行动的过程及结果。最后,文章还对毗邻型环境风险冲突及媒介传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其缺陷并对政府、企业、公民与媒体良性互动提出一些建议与展望:一、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达成社会共识;二、提升媒体专业程度及社会公信力;三、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执行能力;四、转变媒体监管理念,营造宽松信息传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