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东营凹陷太古界的主要储集岩类及组合、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开展储集岩储集空间成因机制研究,明确储层特征与岩性、岩浆侵入、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断裂活动和物理风化作用等之间的关系,且进行储集空间形成期次的划分,确定影响潜山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首先,本区古潜山储层以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所划分的四类储层中,I类储层为优质储层,其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大于10×10-3μm2。从储集岩类型上看,研究区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约占60.1%)、闪长岩类(16.2%)。从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上看,研究区层段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主要为高角度构造缝,大多被充填,宽度0.5-2mmm不等,缝间距多小于2cm。从储层物性上看,储层孔隙度大多数小于10%,渗透率总体小于10×10-3μm2,储集岩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岩层。其次,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和风化作用是本区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形成于25亿年前的太古界结晶基底和在4.5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岩浆侵入构成了现今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的花岗岩类基底。东营凹陷北部潜山带的几条近东西向断层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长期处于张裂活动,与此同时,研究区太古界顶面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形成了各类裂缝与孔隙,大大增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此外,研究区太古代岩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太古界储层岩石为新太古代中晚期岩浆侵入包裹原变质岩,后又经过至少2期岩浆侵入,同时接受区域变质、构造破碎、风化淋滤、湖水溶蚀等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大量以各类裂缝为主的次生储集空间。最后,本文根据成因和控制因素的分析,以岩性为根本影响因素,构造破碎为最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岩浆侵入、物理风化、大气淡水淋滤、深层溶解作用等次要控制因素,总结出储层的演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