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费社会城市商业街区界面活性研究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基于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商业街区界面空间与活性的现状及问题展开研究。当下,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线上虚拟消费空间的崛起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对城市传统消费空间的冲击和革新,加之消费行为的升级,消费者与商品和信息的互联不再主要依靠实体商业空间,由此带来城市中传统消费空间的呈现一定规模的日渐衰落的状态。商业界面作为商业建筑与城市接触最直接的部分,应当保持对消费市场和技术革新最敏感的回应。本研究首先阐释了界面的概念,区别以往的“立面”、“表层”和“外部空间”概念。其次,结合消费社会的背景,通过对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业街区和北京顺义中粮祥云小镇商业街区界面空间和活性展开调研和定量分析,从界面的组成要素到建筑相关的量化参数再到活动密度,客观地衡量看似主观的商业街道环境品质,定量研究界面整体活跃程度与界面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层层剖析目前商业活性的因应。进而剖切并展露出随着商业模式和大众生活方式的升级,城市的深层结构和运营机制的变化。本文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本论文认为商业街道界面应当转变成为以满足人际交互为目标的设计模式,走向交流和体验感的最大化,并且提出商业界面应以满足社会性活动为目的的“城市客厅”、“柔性界面”和“新零售”的概念。通过优化界面设计,使城市重新成为人的生活场所而不仅仅是链接物质和信息的工具。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跑栏"的技术特点,详尽分析了身高在跨栏技术中的作用以及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身高现状,指出合理的少年身高选材模式是实现110米栏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前提和
我国自1994年开始分税制改革,以事权和财权为基础,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得中央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间的税收分
针对中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需要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分析,研制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冷热循环智能分析仪。根据测试样品的温度变化,该仪器将自动对样品进行加热与冷却处理,并能
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策略。
发达国家主导的“否定传统,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国际法律框架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文章以江苏省盐城市海盐文化为对象,在分析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