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地域单元和未来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淮海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开放前沿阵地,是撬起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支点。但作为处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低谷”的成长型城市群,淮海城市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制约着自身的崛起,也影响着全国新型城镇化合理布局。所以,加强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既迫在眉睫,也是顺势而为之举。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别依据系统科学、区域科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理论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到实施的理论体系,确定了论文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运用都市区评价方法划定了淮海城市群的范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济宁、枣庄、商丘、淮北、宿州等8个城市。研判了徐州在淮海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回顾了淮海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孕育阶段(1986年—1999年)、加速阶段(2000年—2009年)、提升阶段(2010年—2014)和开放阶段(2015年至今),认为近年来淮海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属于需要培育的成长型城市群。第三章明确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所建的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对淮海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从空间发育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同发展水平等三个方面,与其他相关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发现淮海城市群自身存在着中心不强、产业同构、基础设施不畅通、行政阻隔、市场分割、高层协调机构缺乏、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存在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社会发展滞后,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同度有待提高等不足。第四章探讨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要素市场配置机制、空间流运行机制、中心城市集散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运用面板数据检验模型对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空间流运行对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中心城市集散功能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第五章从协同发展空间模式、动力模式两个方面讨论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空间模式主要包括单核心型、双核心型、多核心网络型、交通走廊型等4种类型,淮海城市群属于由单核心向未来双核心乃至多核心培育型发展模式;动力模式主要包括产业驱动、生态驱动、公共服务设施驱动、政策及资源驱动等5种类型,淮海城市群属于产业、资源和政策综合驱动型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模式的科学选择与定位,可以为实施淮海城市群的合理化发展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探讨了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其中,软环境建设包括城市群规划与政策协同路径、管治协同路径、市场协同路径、服务协同路径和文化协同路径;硬环境建设包括产业协同路径、城镇体系协同路径、基础设施协同路径和生态环境协同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SD模型对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情景进行了模拟,求得2016年到2020年高、中、低3种参数下的模拟方案。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与讨论,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观点,并针对存在问题展开了讨论,展望后续的研究方向。通过论文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城市群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促进淮海城市群协同发展,使之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