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鼻窦切割钻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动鼻窦切割钻(以下称HUMMER)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04年4月至2004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两组病例,每组10例。第一组为HUMMER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第二组为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我科的无鼻腔疾病的10例患者作为阴性对照。每个病例分别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取材,健康对照组任选两例取材。每次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下鼻甲黏膜,分别行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每个病例取材之前用糖精法测定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每种术式术前、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和正常对照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术式术前、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对应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1.HUMMER切除部分下鼻甲组术前MTR为(3.63±0.57)mm/min,健康对照组MTR为(6.20±0.68)mm/m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三个月MTR为(3.76±0.43)mm/min,与术前MT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六个月MTR为(6.09±1.19)mm/min,与术前、术后三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组术前MTR为(3.82±0.40)mm/min,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三个月MTR为(3.96±0.40)mm/min,与术前MT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其他文献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已证实,血浆胆固醇特别是LDL-C水平的升高是AS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C的水平能显著减少AS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近来血管内皮功能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学者认为内皮功能受损或减退是AS的始动因素,因而维持和恢复正常血管内皮功能对于防治AS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治疗局限性脑梗死大鼠脑中的表达。并探讨骨髓
目的:  总结并分析一组较大样本量的人造纤维性结膜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加深对少见人造纤维性结膜肉芽肿的认识,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Keratoplasty)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以及对角膜知觉恢复的观察。 方法 对23例患者25只眼角膜移植术后1星期、2星期、3星期、1个月、2个月、3个月以
前言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持续性反复性滑膜炎,炎症细胞浸
  本文首次用PCR-RFLP方法对机体遗传背景和感染亚型不同于国外的中国LTNP的CCR2-64I、SDF1-3A和CCR5△32基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探讨CCR2-64I、SDF1-3A和CCR5△32基因变异对
  本实验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浓度变化,探讨二者在ACS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  研究应用
目的: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y,IRD)是一类兼具显著遗传异质性及临床异质性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患病可严重危及视觉健康,已成为儿童和中青年失明的主
目的 一氧化氮(NO)是近年发现的一个高活性气体信号分子,除舒张血管外还是参与炎症反应、感染性免疫调控活动与神经传导的重要介质。NO供体是能释放活性NO的化合物。研究发现NO具有明显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炎性反应过程。已知抗菌药物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及其诱发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无效。如果重症肺炎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吸入NO气体或雾化吸入NO供体,可能收到抗菌、抗炎的双重效果。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
目的 总结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1例CV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6例,女5例,男女比1.2∶1;年龄15~51岁。以亚急性起病为主(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