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论基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历史演进、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面临的困境以及一些可供选择指标变量充当中介指标的有效性的几方面内容依次展开。在理论基础部分,本文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进行了分类,指出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和选择标准。在考察国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演进历史部分,比较了不同学派的相关理论及发展新动态,因所处时代和经济环境不同而各有其合理之处。可以将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历史演进的发展规律概括总结为:一国货币政策当局对中介指标的选择是与本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在当今金融创新和其他冲击不断挑战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稳定关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政策当局开始淡化或者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但这种中介指标多元化、中介指标职能分离潮流是需要大量经济、制度和政策条件的。之后系统的梳理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货币政策和中介指标的选择,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实施效果情况进行实证发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最终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下降,提出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的发展仍不完善,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仍有限,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操作性对我国来说作用也不大可行等现状进行反思。以上理论为后面寻找在金融创新频繁、虚拟经济高速发展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最佳选择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和理论支撑。最后是本文给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考虑到目前没有适合的经济变量可以取代货币供应量的中介指标地位,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否定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应结合“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的变化,其作为中介指标选择的重要监测和参考指标,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层次、改善制度环境等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有效性。从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金融系统稳定与搭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角度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