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服务是每一个人的必须品,也是公共产品,因此医疗服务事业始终是社会的焦点。深化医疗改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从最基本医疗服务开始做起,顶层设计,以点及面,全面保障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发展水平并不平均,分布也不尽合理,所以造成了医疗资源不平衡。近几年来,“就医难”问题成为了民生焦点,如何帮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人民供需矛盾,是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建立区域化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思想和意识,逐渐推动“首诊进社区医院、急慢病分开管理、双向转诊协同、区域诊疗合作联动”的医疗服务新常态。整合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机构的治疗资源,包括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信息资源等,为患者的就医提供综合、连续、全程的医疗服务。 通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和分析,医疗改革之路都不平坦,要想在医改之路上有所突破,还是需要从实际出发,从各个维度和角度进行尝试和探索。本文以新医改的背景下,对我国区域化的医疗服务的模式进行了研究,整理了国内外常见的区域化医疗服务模式,以上海市为案例,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区域化医疗服务模式。本文通过选用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针对上海市的一些区域化联动模式,包括横向的医疗模式和纵向的医疗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流程研究和现状剖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手段,对区域化医疗服务设计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综合研究材料,结合主观和客观的数据,以点及面,认真思考现阶段的区域化医疗服务模式中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为今后的区域化医疗服务模式优化起到了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