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室性早搏远期转归情况;探讨影响室性早搏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是否早期干预特发性室性早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部或门诊心电图室行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设定严格的纳入和剔除标准,共纳入101例进行分析。101例患儿的分组标准分为三种,一是依据体表心电图上QRS波的形态确定PVC的起源位置分为左室型及右室型两组;二是依据PVC发生的昼夜规律分为日间型、夜间型及混合型;三是依据PVC与心率的相关性分为正相关组、负相关组及无相关组。所有患儿均以首次检查时间为起点,于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心电生理室随访动态心电图,每年至少复查动态心电图1次,并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共收集室性早搏患儿101例,其中男51例,女50例。初次动态心电图检查年龄最小为5月,最大为14岁,平均6.59±3.52岁。左室型33例(32.67%),右室型68例(67.33%);日间型34例(33.66%),夜间型20例(19.81%),混合型47例(46.53%);与心率呈正相关型44例(43.57%),负相关型22例(21.78%),无相关型35例(34.65%)。所有室性早搏患儿初诊时动态心电图LOWN分级均在II级以上。2. PVC在随访时间内的转归情况:随访3月时,好转或好转倾向者者共42例(77.78%);随访6月时好转或好转倾向者者共51例(85.00%);随访1年时好转或好转倾向者者共36例(78.26%);随访2年时好转或好转倾向者者共28例(71.79%);随访3年或3年以上,好转或好转倾向者者共8例(61.54%)。3.起源位置与PVC预后:随访3月时,右室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29例(78.39%),左室型中13例(76.47%);随访6月时,右室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例32例(88.89%),左室型中19例(79.17%);随访1时,右室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20例(76.92%),左室型中8例(61.53%);随访2年时右室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29例(85.29%),左室型中7例(58.33%)。在各个随访时间点右室型和左室型两组转趋势率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昼夜节律与PVC的预后:随访3月时,日间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18例(64.29%),非日间型(混合型和夜间型)中24例(75.00%);随访6月时日间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22例(78.57%),非日间型中29例(90.62%);日间型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13例(65.00%),非日间型中23例(88.46%);随访2年时日间型好转或好转倾向者8例(57.14%),非日间型中20例(80.00%)。随访6月时日间型和非日间型在好转趋势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日间型好转趋势率高于日间型。5.心率相关性与PVC预后:随访3月时,正相关组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16例(72.73%),非正相关组(负相关组和无相关组)中26例(81.25%);随访6月时,正相关组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21例(75.00%),非正相关组中30例(93.75%);随访1年时,正相关组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15例(71.43%),非正相关组中21例(84.00%);随访2年时,正相关组中好转或好转倾向者13例(65.00%),非正相关组中15例(71.77%)。随访6月时正相关组和非正相关组在好转趋势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正相关组的好转趋势率高于正相关组。结论:1.右室起源型和左室起源型室性早搏预后无显著差异,起源部位不能作为临床判断室性早搏预后的依据。2.非日间型预后优于日间型,非正相关型预后优于正相关型。室性早搏的昼夜节律和心率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室性早搏预后的依据。3.儿童特发性室性早搏的远期预后多良好,但日间型早搏和正相关型早搏更倾向于交感型室性早搏,或存在器质性早搏倾向可能,更应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以判断是否对室性早搏进行早期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