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流传和普及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佛教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是近期新建的,但是一般来说,凡是存在着的佛教建筑,都得到了傣族信众的维护和供奉。基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的流传情况,该地区傣族群众的宗教生活状态是研究南传佛教的最好范例之一;该地区的宗教建筑也是最能代表傣族文化特点的因素之一。
现代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几乎每一座傣族村寨都建有一座佛寺,有关佛教的很多活动仍然以佛寺为中心进行着;与此同时,佛塔在该地区内的分布也十分广泛,虽然并非每一个自然村都建有佛塔,但是佛塔依然呈现出与傣族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特点。本文以西双版纳景洪地区的佛塔建筑为基础,研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佛塔信仰结构及其历史演变情况。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的佛塔信仰,至迟到宋代已经普及,随着封建政权的发展壮大,佛塔和佛塔信仰在该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近代以来,随着战乱的频繁发生,傣族上层统治阶级矛盾的激化,佛塔的建筑趋于停止,在解放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文革”期间,佛教被禁止,大量佛塔被破坏,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被压抑的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的宗教热情得以复苏,这种复苏使得佛塔信仰又一次在该地区兴盛起来。但是,这种复苏从其一开始,就伴有弱化的趋势。本文以三个大的板块来展示上述的变迁过程。
第一部分,以文献资料记载和部分被采访者的回忆材料为主,展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该区域内佛塔信仰的状态。论述分别从佛塔建筑和佛塔信仰两个方面出发,借助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大量民间传说来展示该地区的佛塔信仰在这一时期的流变情况,目的在于对该区域内的佛塔建筑和佛塔信仰的具体形态做总体的介绍和梳理。主要介绍该区佛塔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建筑类型、建筑过程以及佛塔被建筑的原因、有关宗教禁忌以及宗教活动。下面两个部分的研究建筑在这一部分构建出的基本框架内,对于变化不大的部分,不特别指出。这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跨度较大,并且可信的一手资料不足,因此难免疏漏和不足,做略写处理。
第二部分建立在田野考察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对现代背景下该区域内佛塔信仰的形态做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内傣族信众的人口数量稳步增长,为佛塔信仰的复苏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对信众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信仰人群中,涉及到佛教经典、佛教理论的内容平均掌握程度不高,并且普遍不够深入。只有相当少一部分人能够全面掌握关于佛塔信仰的一系列知识,其中绝大部分是男性。
佛塔信仰在民间依然以比较完整的形态存在着:大量佛塔得以兴修或者重建,并且规模日益庞大。关于建筑佛塔的一系列宗教规约在民间得到了遵守和传承,关于佛塔的古代传说,有一部分被继续沿用;同时,不断有新的传说产生用以佐证佛塔的严肃性。此期关于佛塔的一系列宗教活动仍然在继续,但已经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在民间建筑与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大量的佛塔造型以装饰物的形式存在。
佛塔的文化功能集中体现在关于佛塔的宗教庆典中,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分析,可以整理出佛塔信仰的存在状况及其复兴原因。
第三部分着力于探讨在现代背景下,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的变迁情况及其规律。从其核心驱动力来说,佛塔和佛塔信仰得以传承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傣族信众宗教感情的复苏。长期的宗教生活,使得人们对宗教的情感与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复杂地交织起来。作为宗教文化的深层核心结构之一,宗教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傣族人民对宗教活动的选择。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群众的宗教感情,在自由化的思想领域得以复苏;同时,刚刚复苏的宗教感情就必须面对现代化社会中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把复苏的宗教情感削弱了。现代傣族佛塔信仰的兴盛发展,与其说是代表了人们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渴求,不如说象征了人们对曾经淹没的本族文化的追溯。因此说这种复苏,从其起始阶段就已经在偏离宗教的中心,而向复兴民族文化的方向发展了。
目前该地区佛塔信仰的变迁围绕复苏和弱化这两个趋势,存在一系列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促使佛塔信仰发生演变的因素主要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来自外部的汉文化(世俗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变革、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政府权威的导向等因素作用于该族群,影响了族群内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同时,傣族文化又以宽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力量以整合本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促使佛塔建筑和佛塔信仰在景洪地区发生上述演变的主要原因。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的傣族的佛塔建筑和佛塔信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沉寂了三十年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这种发展的最初伴随着不平衡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其发展速度并不同步。但是这只会是一种暂时的情况,从整体趋势来说,整个区域内佛塔和佛塔信仰的发展应该会逐渐趋同。佛塔和佛塔信仰的复苏,从根本上导源于人们对宗教和民族文化的感情,这成为人们兴修佛塔的动力。但是,这种宗教感情从其复苏的时候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弱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