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作为中草药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其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治疗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肿瘤等多种疾病。然而,灵芝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古文献对其药理作用的记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对灵芝的作用机理和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研究。多糖(缀合物)作为灵芝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同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过去分析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对多糖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其单糖成分等进行简单的描述,很少深入地涉及对其结构较完整的阐述,所以给灵芝多糖药物及保健产品开发没有提供更深层次的资料,同时也没有为多糖一些生理活性机理的研究建立结构信息方面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灵芝子实体多糖(缀合物)结构较深入地分析,同时结合化学改性和生理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验证灵芝的药理活性以及促进灵芝相关产品或药品的开发、提升灵芝产品或药品的开发深度和广度提供更为深入的实验依据。1.灵芝子实体多糖(缀合物)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119#灵芝子实体经醇脱脂,超滤分级,弱阴离子柱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部分组分经Sevag法脱去游离蛋白,凝胶柱层析(Sephacryl S系列、CL-6B等)和HPLC鉴定获得了二个均一多糖(LZ-C-1和LZ-D-1)和四个均一多糖肽LZ-B-1、LZ-C-2、LZ-C-3、LZ-D-4)和一个均一多糖—蛋白复合物LZ-D-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和BCA法对其分子量、总糖含量和蛋白(肽)含量进行鉴定,结果如下:LZ-B-1、LZ-C-3、、LZ-D-4为白色粉末状样品,LZ-D-1、LZ-C-1、LZ-C-2为白色絮状样品,LZ-D-7为白色纤维状样品;LZ-B-1、LZ-C-1、LZ-C-2、LZ-C-3和LZ-D-1均易溶于水、二甲基亚砜;LZ-D-4、LZ-D-7可溶于水、二甲亚砜,且LZ-D-7的溶解度比LZ-D-4更小。2.灵芝多糖(缀合物)的结构研究2.1灵芝多糖(缀合物)多糖亚基的结构研究2.1.1灵芝多糖肽LZ-B-1多糖亚基的结构研究多糖肽LZ-B-1多糖亚基的一级重复结构单元主要由1,6-disubstituted-Galp,1,2,6-trisubstituted-Galp,1-substituted-Fucp,1,3-disubstituted-Glcp1,4,6-trisubstituted-Glcp,1-substituted-Glcp等单糖残基组成,其摩尔比大约为1:4:1:0.5:0.5:0.5,同时还有少量1,6-disubsituted-Glcp,1-substituted-Galp,1-substituted-Manp及1,3,6-trisubstituted-Manp等;其主要重复单元可能如下所示:2.1.2灵芝多糖LZ-C-1的结构研究多糖LZ-C-1一级结构主要由1-substituted-Fucp,1,2,6-trisubstituted-Galp,1-substituted-Glcp,1,6-disubstituted-Galp,1,3-disubstituted-Glcp和1,4,6-trisubstituted-Glcp等单糖残基组成,其摩尔比约为1:1:2:4:2:2,并且含有少量1,6-disubstituted-Manp和其它类型的单糖残基;其主要重复单元可能如下所示:2.1.3灵芝多糖LZ-D-1的结构研究多糖LZ-D-1一级结构主要由1-substituted-Fucp,1,2,6-trisubstituted-Galp,1,6-disubstituted-Galp和1,6-disubstituted-Glcp等单糖残基组成,其摩尔比约为0.96:1.00:4.01:0.64,并且含有少量1,6-disubstituted-Manp,1,3-disubstituted-Glcp和其它类型的单糖残基;其主要结构中可能存在以下重复单元:进一步通过分析可知残基1,6-disubstituted-Glcp可能与1,2,6-trisubstituted-Galp相连,同时可能每重复两次以上重复单元连接一个1,6-disubstituted-Glcp2.1.4灵芝多糖肽LZ-D-4多糖亚基的结构研究经过分析,多糖肽LZ-D-4的多糖亚基的主要结构可能为以下两种中的一种:2.2灵芝多糖(缀合物)糖亚基与蛋白(肽)亚基之间连接型式研究对LZ-B-1、LZ-D-4和LZ-D-7的多糖与蛋白质(肽)连接构型进行分析表明三种多糖—蛋白质(肽)复合物均可能为通过天冬氨基建立的N-连接构型。3.灵芝多糖肽LZ-D-4分子改性研究经过超滤、凝胶过滤所得的灵芝多糖肽均一体LZ-D-4,分子量为1.56×104Da,但其水溶性不是很理想;通过以氯磺酸-吡啶盐(CSA:Pyr=1:6)为酯化试剂制得了一种LZ-D-4的硫酸酯,命名为LZ-D-9。 LZ-D-9的得率为73%,分子量为1.30×104Da,硫含量为2.300%,取代度为0.12。LZ-D-4在DMSO中以吡啶、乙酸酐为酯化试剂制得了一种乙酰酯多糖LZ-D-10,其得率为900%,分子量为1.47×104Da,乙酰基含量为7%,取代度为0.85。提出了使用1~HNMR积分面积推导乙酰基含量和取代度的方法,并建立了糖残基为六碳糖的计算方程:1)乙酰基含量的计算2)乙酰基的取代度的计算:取代度(D.S.)指的是乙酰基团在每个糖环的数量,计算公式如下:注:Aa为乙酰基的在1~HNMB谱中积分面积;A1、A2…An为各种单糖残基在1~HNMR中的积分面积4生物活性的研究经过分离纯化所得各组分进行了小鼠脾淋巴细胞(BALB/c)、小鼠淋巴癌细胞(L1210)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来源的未成熟神经元细胞(PC12)活性研究。4.1灵芝子实体多糖(缀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作用研究发现超滤后组分GLPD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明显优于总提取物GLP及另外两个组分GLPB和GLPC,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当样品浓度为500μg/mL时,其刺激增殖率达到197%(10μg/mL阳性对照PHA刺激增殖率达到284%),因此,超滤对获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作用提高的组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所得的各组分对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样品GLPBW、GLPBS2、 GLPDS1和GLPDS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明显高于其它供试样品,其样品的最高刺激率分别为273.05%、280.10%、282.34%和260.04%,均接近于阳性对照(PHA),且前面三个样品具有浓度依赖性,其它样品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的增殖作用均明显小于阳性对照但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各样品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存在着一定浓度依赖性;研究了组分GLPB、 GLPC、 GLPD及其经离子层析后所得各组分之间的活性比较,发现经离子层析后所得组分GLPBW、 GLPBS2、 GLPCS1、 GLPCS2、 GLPDS1、 GLPDS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明显地优于其上一级组分,从生物活性上分析达到了一定的分离效果;研究了经凝胶层析所得各均一多糖(缀合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发现样品LZ-D-7具有很强的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作用,当样品浓度为50μg/mL时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率为283.58%,与阳性对照相当,当样品浓度为200μg/mL时其刺激率超过阳性对照,当样品浓度为500μg/mL达到333.15%,同时呈现了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样品LZ-B-1、LZ-D-1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效果不如LZ-D-7,其余样品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同时研究了LZ-D-4及其硫酸化和乙酰化衍生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发现硫酸化样品LZ-D-9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没有明显变化,但乙酰化样品LZ-D-10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有所增加,说明了乙酰化从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多糖的免疫活性。4.2灵芝子实体多糖(缀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对L1210细胞毒毒性研究实验表明大部分组分对L1210均没有体外抑制作用,只有样品GLP、 GLPB、LZ-D-4及硫酸化样品LZ-D-9具有轻微的抑制肿瘤作用(细胞毒毒性)。4.3灵芝子实体多糖(缀合物)及其衍生物对PC12细胞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GLP、 GLPB、 GLPC、 GLPD、 GLPBS1、 GLPCS1、 GLPCS2、 GLPDS1对经H2O2损伤的PC12细胞的均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活性增强;乙酰化样品LZ-D-10具有对经H202损伤的PC12细胞的较强修复作用,当其浓度为500μg/mL时,其对PC12细胞的修复率达到145.46%,接近阳性对照NGF对PC12细胞的修复率156.89%,说明了乙酰化能提高多糖(缀合物)对经H202损伤的PC12细胞的修复作用;其余样品包括硫酸化样品对PC12细胞的修复作用均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