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人民一项重要的生活活动,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的一个重要载体,日益受到人民的关注和重视.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辽阔土地上的精华区域,汇集了许多宝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相关资料记载,截至2012年10月,全国已设立风景名胜区962处,总面积约19.7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6%.风景名胜区内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遭到破坏后则难以恢复,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风景名胜区.随着旅游活动是迅速发展,风景区内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象日益明显,为保持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风景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从而对风景区的保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对良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相关研究,进而对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现场进行调研,明确了研究区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运用ARCGIS技术对风景区内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对良山风景区的发展进行优劣势的分析,然后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风景区进行保护与利用分区研究.本文研究的成果有如下几点:1)首先对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分析了良山风景名胜区的现状,明确良山风景区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才能对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2)结合风景区实际情况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从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生境、景观资源、四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用地性质、景源级别、丹霞地貌7个指标因子构建良山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ARCGIS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加权叠加法对良山风景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将风景区分为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敏感区五个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12%、14.81%、29.01%、36.46%、3.60%.所研究区域总体上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中度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域为主.3)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各因子的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其严谨性直接导致分析结果的科学与准确;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为本研究的生态敏感性分析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4)通过对良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总结景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深入认识研究区发展现状,为良山后期的保护与利用分区提供依据.5)依据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结合景区保护与利用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将良山风景名胜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四个区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以及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作为重点保护区,而生态敏感性很低的区域作为三级保护区域.基于生态敏感性的景区保护与利用分区,对良山风景区进行了专项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丹霞地质地貌保护、史迹遗址文物保护、河流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道路与交通保护五类.6)通过GIS技术对良山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从而对良山进行保护与利用分区研究,以期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与保护提供范例和借鉴,从而达到风景区可持续永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