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搭载在Nimbus 7、Meteor 3、Earth Probe和AURA卫星平台上的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和OM(IOzone Monitor Instrument)探测的大气臭氧柱含量卫星资料,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近30年全球以及亚洲地区(60°-160°E,0°-40°N)上空的大气臭氧柱总量的分布及变化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更长时间更高分辨率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臭氧柱总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从1979年至上世纪末,臭氧柱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从1997年开始,尤其是从2005开始,全球臭氧柱总量呈上升趋势。论文随后利用OMI 2004年—2010年探测的大气臭氧柱总量资料,对不同纬度地区相应的臭氧柱总量月平均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增加,臭氧柱总量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且北半球臭氧柱总量幅度要大于南半球臭氧柱总量的幅度。在冬春季节,臭氧柱总量的最低值出现在热带地区,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春季时最大值达到420 DU左右;在夏秋季节,臭氧柱总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论文还利用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本文对2005年的第4号台风“纳沙”(Nesat)和第5号台风“海棠”(Haitang)的发生区域范围内的大气臭氧柱总量变化进行了个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位置附近出现大气臭氧柱总量距平值的低值区域,该低值区域随着台风中心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大气臭氧柱总量距平值与台风强度PDI(Power Dissipation Index)在台风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具有一定滞后性的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