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MI和TOMS的大气臭氧柱总量时空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搭载在Nimbus 7、Meteor 3、Earth Probe和AURA卫星平台上的TOMS(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和OM(IOzone Monitor Instrument)探测的大气臭氧柱含量卫星资料,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近30年全球以及亚洲地区(60°-160°E,0°-40°N)上空的大气臭氧柱总量的分布及变化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更长时间更高分辨率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臭氧柱总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从1979年至上世纪末,臭氧柱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从1997年开始,尤其是从2005开始,全球臭氧柱总量呈上升趋势。论文随后利用OMI 2004年—2010年探测的大气臭氧柱总量资料,对不同纬度地区相应的臭氧柱总量月平均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纬度的增加,臭氧柱总量变化幅度逐渐增大,且北半球臭氧柱总量幅度要大于南半球臭氧柱总量的幅度。在冬春季节,臭氧柱总量的最低值出现在热带地区,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春季时最大值达到420 DU左右;在夏秋季节,臭氧柱总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论文还利用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本文对2005年的第4号台风“纳沙”(Nesat)和第5号台风“海棠”(Haitang)的发生区域范围内的大气臭氧柱总量变化进行了个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位置附近出现大气臭氧柱总量距平值的低值区域,该低值区域随着台风中心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大气臭氧柱总量距平值与台风强度PDI(Power Dissipation Index)在台风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具有一定滞后性的负相关性。
其他文献
为加深对杭州湾影响下飑线维持机制的理解,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 GFS资料,分析了2014年7月27日浙北飑线成因,并重点探讨了此次飑线过程中对流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更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体验、理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本文论述对语言感知能力的认知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和方法,让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  一、对语言感知能力的认知  语言感知能力简称语感——感觉、感知、感悟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语感的关键是感,通过对客体的语言文字
新元古代是指距今大约10–5.4亿年前的这段时期,该时期的地球气候与其它时期的重要区别是气候呈现极端寒冷(全球性冰川)和极端炎热(所谓的热室或桑拿室)在数百万年或千万年时
云是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收集整理的二十一年(1988年6月至2008年12月)NOAA/AVHRR观测资料,生成一套高时空分辨
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条根本途径。年轻干部通过实践锻炼,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加深同群众的感情,增强群众观念,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