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借鉴西方诠释学理论,对四百年《西游记》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主题观、人物观进行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论文以《西游记》的研究历程为对象,通过对明清、现代、当代时期社会背景、研究者思想的细致考察,论述了各个时期《西游记》不同的主题观点和人物形象观点。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下编四章。上编,主题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历代关于《西游记》的诠释观点,探寻产生不同观点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作者思想等方面的原因。第一章,明清时期《西游记》的诠释研究。此章主要从政治经济变革、主流意识形态和小说观念演变三个方面介绍了明清时期《西游记》诠释的社会文化背景。明清时期的《西游记》研究主要是以评点为主,相继出现了九个评点本,以及众多的文人散评。从评点诠释的内容来看,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变化,即由明末的“心学”思想诠释,到清代的“证道”、“谈禅”、“释儒”等各派观点。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表现出显著的哲理性和宗教性特点。第二章,现代《西游记》的诠释研究。时间限制是从1919年五四之际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出现了鲁迅、胡适等新文学大师,他们按照现代学术研究的范式,突破了古代评点本的机械研究,实现了《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他们扭转了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的宗教性诠释,使《西游记》的研究回归到文本方面。胡适提出了《西游记》主题的“游戏说”,鲁迅则在客观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赞同谢肇淛的“求放心之喻”。现代《西游记》研究所取得的转型和突破为当代《西游记》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当代《西游记》的诠释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西游记》的研究亦随之有进步也有倒退。建国十七年间的研究表现出较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与政治挂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游记》。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则逐渐将《西游记》从社会学的框子里解放出来,开始朝着多元化、纵深化的态势发展,意在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内涵,出现了一批关于《西游记》哲理层次的解说,比如有“心性修炼说”、“人生哲理说”、“将功赎罪说”,更有李安纲等人从宗教文化层面进行的解说。总体上,当代《西游记》研究无论是在作者、成书、版本等外部研究,还是主题、内涵等内部研究方面均齐头并进,取得了繁荣的发展局面。下编,人物篇。主要分析了研究者对于取经四众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的不同观点,又对争议颇多的观音、二郎神形象进行了分析。第一章,孙悟空形象诠释。具体分析了孙悟空原型之争,主要有“国货说”、“进口说”、“混血说”、“佛典说”、“石磐陀说”、“释悟空说”等。孙悟空的形象则主要是从社会政治角度分析的,有“农民起义英雄说”、“作者理想体现说”、“新兴市民说”;从文化哲学角度讨论的,“民族精神象征说”、“心猿说”、“反映世俗层面的生活哲理”、“超我意识体现说”等。第二章,猪八戒形象诠释。主要探讨了猪八戒的原型,对猪八戒形象分析则主要有“普通劳动者形象”、“时代形象说”、“喜剧形象说”、“世俗形象说”。第三章,唐僧形象诠释。则介绍了唐僧形象的演化,从取经本事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平话《西游记》,再到杂剧《西游记》,到最后的小说《西游记》。关于唐僧形象的观点有否定也有肯定,肯定的主要是佛表儒里的古代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第四章,则主要介绍了沙僧、观音和二郎神形象。关于沙僧形象分析主要有“普通民众形象”、“国民劣根性”、“苦行僧”。观音形象则主要论述了民间的观音信仰、世俗性和母性形象。二郎神形象则在分析了二郎神的原型之后,论述了他与孙悟空一样是作者理想的承载者。结语。论文通过对四百年《西游记》诠释史的梳理、概括、分析、归纳,而认为世界、读者、文本、作者是诠释活动的四个重要方面,世界是文本形成的重要背景;读者是文本诠释的主体,起到了主导作用;文本是具有客观规定性的诠释对象;作者意图是诠释的重要参考。四者在诠释活动中不可偏废,既要重视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尊重读者的自主性,又要重视小说文本的客观性,同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意识。只有四者兼顾,才能对小说《西游记》做出合理客观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