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优先流是一种快速非平衡的土壤水分运动,是地下水迅速补给及污染物运移的重要途径。土壤孔隙结构是影响水分运动较为直接的因素,因此本文选取直径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通过开展大孔隙土柱室内试验,研究了近饱和条件下的优先水流和溶质运移规律,结合Hydrus-1D软件中的双重渗透性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扩展单域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选用溶质质量早期5%的归一化到达时间(P0.05)定量评价了优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904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先流是一种快速非平衡的土壤水分运动,是地下水迅速补给及污染物运移的重要途径。土壤孔隙结构是影响水分运动较为直接的因素,因此本文选取直径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通过开展大孔隙土柱室内试验,研究了近饱和条件下的优先水流和溶质运移规律,结合Hydrus-1D软件中的双重渗透性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扩展单域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选用溶质质量早期5%的归一化到达时间(P0.05)定量评价了优先流程度,结合局部分析法对大孔隙相关参数αf、nf、ksf、ksa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不同降雨强度下优先流的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大孔隙土柱对降雨的响应较为敏感,随大孔隙域直径增加和结构连通性越好,其响应就越迅速,累积出流量也越大。大孔隙土柱的出流速率随降雨强度的减小而减小,变异系数较高,出流速率较不稳定,而均质土柱的累积出流量在降雨期间呈均匀上升趋势,几乎不受降雨强度变化所影响。(2)分别采用双重渗透性模型和扩展单域模型对大孔隙土柱中的优先流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双重渗透性模型对于大孔隙土柱的累积出流过程、含水量动态变化的模拟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扩展单域模型对于大孔隙土柱中的累积出流过程的模拟较好,而对于含水量的模拟敏感性较差,模拟结果较不稳定,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双重渗透性模型差。(3)溶质的优先迁移特征主要体现在穿透曲线的不对称性和拖尾现象上。较于均质土柱来说,大孔隙土柱中的溶质有着较早的初始穿透、峰值出现时间以及较高的累积淋出量,且该现象随着大孔隙域直径增加、连通性越好而愈加明显。(4)采用溶质质量早期5%的归一化到达时间(P0.05)定量评价了优先流程度。发现P0.05随大孔隙域直径的增加而减小,说明优先流程度随大孔隙域直径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不同大孔隙域连通性土柱来说,P0.05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为贯穿、上连通、下连通、不连通大孔隙土柱,该现象与优先水流的快速穿透特征基本相符。(5)构建模型对大孔隙土柱中的溶质优先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实测溶质穿透曲线的趋势,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同时,结合局部分析法对大孔隙域相关参数αf、nf、ksf、ksa(特征孔隙半径倒数、孔隙大小分布指数、大孔隙域饱和水力传导系数、两域间的相对水力传导系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溶质穿透曲线对参数的敏感程度排序为:nf>ksa>αf>ksf。
其他文献
干旱对植被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气候变化环境下,干旱使植被和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植被有重要的固碳作用,陆地生态系统将在未来继续发挥碳汇作用,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的关键手段。因此,生态干旱研究已引起众多国家和地区关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要研究要素的生态干旱呈现出非线性和复杂性,目前仍然没有被广泛接受的生态干旱监测指标。准确表征生态干旱具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将不断增长。风、光电固有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其并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电调节能力强且运行灵活,是非常理想的调峰电源,将水电与风、光电打捆上网,可有效对冲风、光电的随机波动性。因此,实施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展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中长期调度研究,对提升互补系统长期运行效益、降低短期运行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黄河上游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互补基地为研
“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进程。随着能源体系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突破新高,灵活性电源与新能源之间缓不济急的矛盾,加之电力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调度运行同时面临着新能源消纳与跨区域送电的双重挑战。如何高效利用电力系统中现有灵活性电源的调峰能力,促进区域间调峰资源共享,提高能源基地整体的经济效益,是清洁能源基地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以雅砻
作为引汉济渭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以及重要的梯级水库开发流域,汉江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该地区供水-发电-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明显。社会水文学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社会水文模型能够模拟出变化环境下的系统演变过程,是研究“人-水”耦合变化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汉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供水、发电、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将社会水文系统进行概化并识别出系统变量,依据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本构方程。
近年来,为给予抗旱工作以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理解水文干旱的形成与恢复,气象到水文干旱的传播相关研究逐渐深受关注。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序列视角,鲜有从事件、状态等视角的深入研究。多视角探讨方法,可以层层剥笋,逐步深入分析干旱传播过程,探究其传播机理,更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基于气象干旱的水文干旱早期预警系统。本文以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行业也在向着“智慧水利”的目标前进,径流预测作为传统水文计算的一部分,走上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但是目前的径流预测系统存在着难以更新和添加新模型的问题,使得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到实践中,学术研究难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因此,设计并开发出一个拓展性强、灵活性高的径流预测系统,对降低预测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径流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服务于实际径流预测作业的意义甚大
为控制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建设,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显著提升。但生态建设措施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流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协同和权衡。厘清生态建设措施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程度,兼顾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多元生态效益,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与提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无定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选用InVEST模型对流域的碳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水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河道生态基流是维持河流基本生态环境功能,避免河道断流或萎缩而保持的最小流量,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对计算河道生态基流的年内展布法进行改进,计算了河道生态基流的年内变化;通过辨识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确定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为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形成以中长期电能量市场为主,现货电能量市场和一系列辅助服务市场为辅的新态势。我国在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的同时,也给电源侧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水电站作为电力市场中的电源侧,怎样在充分考虑市场结构复杂性、价格不确定性风险、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等要素后,合理决策现货市场竞价,是其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化交易时面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当中关于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所有患者的血型相同,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乙两组以不同抗凝比例进行处理,丙、丁两组则选择分别放置30 min和180 min,之后对不同处理条件之下的血液细胞当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值变化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