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作为发生在头面部区域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的、周期性的、阵发短暂性电击样疼痛。TN的发作可影响到一个或多个三叉神经分支支配的区域,更有甚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认为三叉神经痛(TN)可能是由于对三叉神经的机械压迫造成脱髓鞘引起的病理性疼痛,大量研究关注神经受到机械刺激的部位以及神经的继发性改变,近年来主要关注的是蛛网膜下腔血管对于三叉神经结构及形态的影响,血管神经压迫学说(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or conflict,NVC)目前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基于该理论,微血管减压术(Mirc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这一手术优点在于,一方面可解除局部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同时三叉神经感觉传导束的通路也保持较高的完整性,并且其术后常能立即表现出良好的缓解作用而广泛被使用,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治愈比例可达80%。但部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术中探查不到责任的压迫血管,部分术后复发的患者影像上也没有复发的血管压迫,甚至在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正常人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血管神经压迫。这都意味着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先前很少有研究探讨三叉神经经颅底的路径与其周围的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伴随新出现的解剖技术,以及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利用,使得研究在颅底的三叉神经主干、神经节和三大主要分支与周围软组织、骨性结构的关系变得可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磁共振颅神经三维成像技术,研究非血管压迫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岩骨骨性结构和三叉神经的形态学特征,反映三叉神经孔周围结构对三叉神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解剖学因素,并通过岩骨及三叉神经的形态特征测量值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材料方法:研究收集了 57例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均记录有完整个人信息、病史及MRI资料,且影像资料中三叉神经走行区未发现明确的压迫血管。使用了 3.0 T西门子和飞利浦磁共振成像扫描仪,MRI影像资料应至少包含三叉神经走行区为中心的三维高分辨神经成像序列,以及标准T1、T2加权图像方案,并通过图像水平方向校准和矢状位重建,我们测量了岩骨嵴骨性角度(Angle of the petrous ridge,APR),以及三叉神经跨越岩骨嵴时神经所成角度(Angle of trigeminal nerve,ATN)。并且在三叉神经根入口区(Root entry zone,REZ),测量三叉神经根入脑干的位点与岩骨嵴顶点之间的相对深度(Relative depth,RD)。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检验 APR、ATN 以及RD对于非血管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在57例实验组和52例对照组中,实验组患侧的APR大小为98.04°±20.10°,健侧为105.13°±22.94°,对照组双侧平均APR为108.89°±16.33°,实验组患侧APR较健侧、较对照组的角度均更小(P<0.038;P<0.003)。实验组患侧的ATN大小为143.78°±10.05°,健侧为149.47°±9.31°,对照组双侧平均ATN为151.07°±8.30°,实验组患侧ATN较健侧、较对照组的角度均更小(P<0.001;P<0.001)。实验组患侧的三叉神经根RD为-2.05 mmm±1.58 mm,健侧为-1.58 mm±1.60 mm,对照组双侧平均 RD 为-1.20 mm±1.49 mm,实验组患侧三叉神经入口位置较健侧、较对照组均更低(P=0.001;P<0.05)。APR、ATN、RD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719、0.6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63-0.767)、(0.623-0.815)、(0.562-0.766)。其中 ATN 的截断值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在非血管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岩骨嵴角度(APR)更锐利,三叉神经角度(ATN)更小,三叉神经根入脑干的相对位置(RD)更低。岩骨嵴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解剖学因素,同时三叉神经的成角可间接地反映邻近结构对其形态的影响,即可以通过岩骨解剖和邻近三叉神经的形态特征测量指导综合的诊断和评价,尤其是ATN的临界值可以作为客观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