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管性三叉神经痛的岩骨解剖和神经形态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作为发生在头面部区域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的、周期性的、阵发短暂性电击样疼痛。TN的发作可影响到一个或多个三叉神经分支支配的区域,更有甚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目前认为三叉神经痛(TN)可能是由于对三叉神经的机械压迫造成脱髓鞘引起的病理性疼痛,大量研究关注神经受到机械刺激的部位以及神经的继发性改变,近年来主要关注的是蛛网膜下腔血管对于三叉神经结构及形态的影响,血管神经压迫学说(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or conflict,NVC)目前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基于该理论,微血管减压术(Mirc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这一手术优点在于,一方面可解除局部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同时三叉神经感觉传导束的通路也保持较高的完整性,并且其术后常能立即表现出良好的缓解作用而广泛被使用,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治愈比例可达80%。但部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术中探查不到责任的压迫血管,部分术后复发的患者影像上也没有复发的血管压迫,甚至在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正常人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血管神经压迫。这都意味着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先前很少有研究探讨三叉神经经颅底的路径与其周围的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伴随新出现的解剖技术,以及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利用,使得研究在颅底的三叉神经主干、神经节和三大主要分支与周围软组织、骨性结构的关系变得可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磁共振颅神经三维成像技术,研究非血管压迫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岩骨骨性结构和三叉神经的形态学特征,反映三叉神经孔周围结构对三叉神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解剖学因素,并通过岩骨及三叉神经的形态特征测量值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材料方法:研究收集了 57例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均记录有完整个人信息、病史及MRI资料,且影像资料中三叉神经走行区未发现明确的压迫血管。使用了 3.0 T西门子和飞利浦磁共振成像扫描仪,MRI影像资料应至少包含三叉神经走行区为中心的三维高分辨神经成像序列,以及标准T1、T2加权图像方案,并通过图像水平方向校准和矢状位重建,我们测量了岩骨嵴骨性角度(Angle of the petrous ridge,APR),以及三叉神经跨越岩骨嵴时神经所成角度(Angle of trigeminal nerve,ATN)。并且在三叉神经根入口区(Root entry zone,REZ),测量三叉神经根入脑干的位点与岩骨嵴顶点之间的相对深度(Relative depth,RD)。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检验 APR、ATN 以及RD对于非血管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在57例实验组和52例对照组中,实验组患侧的APR大小为98.04°±20.10°,健侧为105.13°±22.94°,对照组双侧平均APR为108.89°±16.33°,实验组患侧APR较健侧、较对照组的角度均更小(P<0.038;P<0.003)。实验组患侧的ATN大小为143.78°±10.05°,健侧为149.47°±9.31°,对照组双侧平均ATN为151.07°±8.30°,实验组患侧ATN较健侧、较对照组的角度均更小(P<0.001;P<0.001)。实验组患侧的三叉神经根RD为-2.05 mmm±1.58 mm,健侧为-1.58 mm±1.60 mm,对照组双侧平均 RD 为-1.20 mm±1.49 mm,实验组患侧三叉神经入口位置较健侧、较对照组均更低(P=0.001;P<0.05)。APR、ATN、RD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719、0.6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63-0.767)、(0.623-0.815)、(0.562-0.766)。其中 ATN 的截断值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在非血管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岩骨嵴角度(APR)更锐利,三叉神经角度(ATN)更小,三叉神经根入脑干的相对位置(RD)更低。岩骨嵴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解剖学因素,同时三叉神经的成角可间接地反映邻近结构对其形态的影响,即可以通过岩骨解剖和邻近三叉神经的形态特征测量指导综合的诊断和评价,尤其是ATN的临界值可以作为客观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视频是重要的数字信息载体,视频传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视频内容增长和视频产业的迅速发展,4K视频和3D视频逐渐走向商用,视频产业链面临更大压力,未来视频市
目的: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和预后极差,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早期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胰腺癌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佳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EKK3)是MAPK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EKK3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胰腺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通痹胶囊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单纯西药硫酸氨基葡萄糖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KOA的临床疗效,为通痹胶囊治疗风寒湿阻型KOA的提供理
森林是陆地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资源库,同时作为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循环、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标志着旅游合同在我国实现了有名化,作为新型的合同类型,旅游合同与传统合同间的差异尤为明显。传统合同的订立目的多以追求商业经济利益为
相较于光强和光周期,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物质等的影响更为复杂。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在红蓝光及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然而植物可以感
目的: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短期效果调查,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可能存在的不良因素,期待更好避免通过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后短期疗效
端到端(D2D:Device-to-device)技术应用在蜂窝移动网络中具有频谱利用率高、能耗低、覆盖面积大、网络吞吐量高的特点,是未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现有的D2D通信缓存优
目的外阴癌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预后差,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是影响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75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
目的:生长激素垂体腺瘤约占所有垂体良性肿瘤的10%15%,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肢端肥大,严重增加呼吸、心血管、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但GH腺瘤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HS3ST2基因是一种磺酰基转移酶,在大多数肿瘤中被该基因甲基化所失活,而HS3ST2基因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发现该基因在GH腺瘤中高表达,与WNT通路和ECM受体相互作用,因此HS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