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油气煤铀等有机、无机能源矿产丰富。对盆地北缘地区油、气、煤、铀的研究表明,它们不仅时空分布复杂有序,且形成过程彼此作用。平面分布方面,石油主要分布在柴北缘西段冷湖、赛什腾、鱼卡等地区,与煤相关的煤型气主要分布在冷湖、南八仙、马海等地区;可采煤炭资源沿柴北缘的冷湖—鱼卡—德令哈一线形成一条大规模的聚煤带;砂岩型铀矿分布于冷湖、鱼卡、北大滩、德令哈等地。地层层位方面,油气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储层主要是古近系—新近系;中下侏罗统的大煤沟组、小煤沟组是煤的主要赋存层位;砂岩型铀矿化则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层间氧化带的前锋线上。上述特点构成柴北缘地区油气煤铀等多个不同类型的矿产组合,包括煤和煤型气的成生组合、砂岩型铀矿与煤、砂岩型铀矿与油气的共存组合,油气同源共生组合,煤型气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共生组合等。目前对柴达木盆地油气煤铀单矿种的研究己日渐成熟,然而多种能源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的研究却鲜少提及,是柴达木盆地能源矿产研究及勘探开发的弱点所在。柴北缘侏罗系是煤、砂岩型铀矿、煤型气等密切共存的层位,由岩石微量元素分析可知,侏罗系烃源岩中U、Mn、Mo、V、Cs等元素较为富集。在对该区烃源岩进行模拟生烃实验时加入不同比例的上述元素,所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这些无机元素的加入使烃类气体和非烃类的还原性气体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该区侏罗系砂岩型铀矿的存在应对烃源岩生烃(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柴北缘绿草山地区侏罗系发现有明显的由于天然气逸散所致的砂岩漂白现象,丰富的天然气还原剂又促进了砂岩型铀矿的后期叠加富集作用。依据上述多种能源的共存特点,在盆地北缘冷湖、鱼卡、德令哈地区划分了不同的油气煤铀协同勘探模式。总之,柴北缘地区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特征明显,其赋存层位相同或相近、形成过程彼此相关,其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沉积盆地动力学背景。这种内在规律的研究对本区能源矿产的协同勘探、多学科交叉的认识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