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近些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媒体的关注和集中报道,更强化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要性。2001年,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刻画出他(她)们贫穷、孤独的形象。2007年,“两会”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上议程,期间媒体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倾向于建构被关爱的形象。2010年之后,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事件的频繁发生,以问题命题作为报道的焦点,建构出留守儿童的问题形象。2016年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社会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因此,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及责任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新闻媒体建构的留守儿童形象类型可分客观建构中的中性形象、负面倾向性建构中的消极形象、正面倾向性建构中的积极形象这三大类。一是从留守儿童贫穷的形象、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形象、留守儿童需要关爱的弱者形象作为客观建构中的中性形象。二是负面倾向性建构中的消极形象,主要包括被伤害的留守儿童形象、留守儿童凶狠残暴的施害者形象、学习落后的留守儿童形象、自我残害的留守儿童形象。三是正面倾向性建构中的积极形象,则通过呈现出孩子最天然、最纯粹的自由快乐的留守儿童形象及留守儿童“逆监护”、“早当家”的行为表现建构出成熟懂事的留守儿童形象。在留守儿童形象建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第一,以选择性的议题作为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基础,对留守儿童事件发生的过程,媒体进行“污名化”处理,建构出留守儿童的问题形象,留守儿童形象被等同于“问题儿童”形象。其次,媒体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刻画往往采用“弱势群体”“迁徙鸟”“候鸟”“流浪者”等词汇,突显出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模式化和标签化,如一些新闻报道中,留守儿童被贴上了残暴的施虐者和被伤害者的标签。第三,作为被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身份信息和个人照片常常不加遮掩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特别是在一些公益报道中,留守儿童的尊严成为公益组织的垫脚石,这种看似真实客观的形象建构背后实则是对留守儿童隐私的侵犯。留守儿童被“污名化”或“标签化”,则会导致留守儿童强烈的羞耻感、不平感、社会隔离感、弱化向上流动的动机和欲望,对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带来“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即逆伤害,而对留守儿童背景的深度挖掘和刺探性的报道给社会带来社会焦虑性引导。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留守儿童形象建构应秉承的责任和策略。根据媒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化解社会危机的责任、人文关怀的责任,对化解留守儿童形象建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策略。媒体通过道德舆论的引导,可以强化受众的道德信念。首先,新闻工作者应以真善美为原则,履行好媒介的道德职责。通过道德教育引导的方式,建构品德优良的留守儿童形象;传播优秀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来建构留守儿童积极形象,以此形成社会统一的道德共识。其次,淡化留守儿童的问题形象,媒体应承担化解社会危机的责任,以此疏导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一是摒除“问题”命题式标签,减少对留守儿童群体的风险认知,二是通过合理取舍事件报道过程,避免扩大留守儿童的问题形象等方式来化解社会危机和矛盾。最后,媒体对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的深挖、留守儿童意外身亡照片的曝光等消极形象的建构,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采访原则,担当起媒介人文关怀的责任,避免留守儿童隐私受侵犯。一是从置入人文关怀,保护留守婴幼儿形象,二是敬畏生命,对留守儿童意外身亡照片,应避免出现于公众的眼中,三是履行道德准则和义务,尊重留守儿童的隐私等举措,改变新闻从业人员曾不假思索地把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媒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不仅要充当政策传达者的角色,还要扮演政策执行监督的角色,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对留守儿童相关隐私保护法的建立,避免给留守儿童及家人带来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