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广场的设计研究——以石家庄部分住区广场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uqiu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的转变、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条件的追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而对住区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人的、良好的住区公共空间涉及诸多的因素,住区广场环境的开发和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住区广场是使社区成为社区的场所,是人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场所,是被赋予人性的场所。广场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或一个展示性的舞台,它同时也是个体参与公共活动、参与社会,并在其中显示其角色的场所。广场本身也是人作为群居的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属性的反应,正如人需要私密的庇护空间一样,人需要作为交流空间的广场。因此这种能够体现人性和公民性的广场,在住区中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通过对建筑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基于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视角,并结合石家庄市住区广场的调查和探讨,重点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城市住区广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在回顾了国内、国外广场的发展过程及我国住区环境的发展过程之后,明确了住区广场在住区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在目前住区广场发展的现状下研究此课题的意义;中心部分通过分析人在住区广场的活动、行为习性以及户外活动心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住区广场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广场在设计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通过对石家庄市住区广场的实地考察及资料收集,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住区广场在尺度、规模、位置选择上的设计方法和广场空间环境要素的设计方法。 通过全文分析研究,总结了我国现今城市住区广场存在的显著问题,初步提出了住区广场外环境的评价要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可供探讨的住区广场设计的方法和建议,并总结出住区广场建设时应坚持的几个重要原则。
其他文献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正稳步推进,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村特色景观规划、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受到了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我
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一直以来,城市规划中的利益主体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试图将城市规划行为作为自我利益满足的工具和手段。城
《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由梁思成和张锐于1930年完成,这份规划文件在名称、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与今天的城市规划文件有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为今天正处在转型时期
作者在台湾交流学习期间观察发现,台湾有许多富有人文关怀的街区巷道和社区空间。通过探究,作者发现其背后是一套具有台湾特色的参与式社区规划体系。其规划模式经过几十年的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城市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提前深入的研究城市商品住宅建筑的套型设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以成都市的住宅套型为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
建筑学的发展来自于外在和内在两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语境大大加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信息共享。在这样的环
文远楼作为二十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建筑的经典,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身处的解放初期的大时代背景,以及它身后的理论基础,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话题。由于它的设计师黄毓
中国私家园林既是古典园林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内涵最丰富、最活跃、最深刻、最难领悟的混合载体。私家园林的营造是古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浓缩体现,凝聚了千百年间能工
21世纪是一个“城市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曾讲过:“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国家生态文明的倡导下,以及人们对于湿地文明的重新认识,湿地休闲成为现阶段人们新兴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