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旨是通过对2014年仁川亚运会与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谌龙、林丹、李宗伟全场各项技术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谌龙的技术特征,比较林丹与李宗伟技术特征,从而发现谌龙的不足。根据其技术运用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谌龙在今后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谌龙、林丹、李宗伟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前中后场各项击球技术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试图发现三者技术运用存在的共性与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谌龙发球采用反手发球姿势,发球落点全部集中在前场区域5号与1号位置,发球技术稳定,但缺乏变化;谌龙接发球技术方面,主要以挑高球、搓、放网前小球为主,勾对角、推扑技术使用不显著,应对对手突发后场球准备不足;谌龙前场击球技术主要采用搓、放小球与挑高球,缺乏网前各项技术的变化性与灵活性;中场击球技术方面,谌龙与林李差异不显著,主要采用平抽快挡球与接杀放小球;谌龙后场击球技术方面以正手杀球为主,结合吊、劈球与高远球拉吊对手,后场反手使用率高于林李;全场击球技术方面,比赛中技术打法比较稳定,缺乏技战术灵活变化。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发球技术方面,提高动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在发球区域选择方面,以前场小球为主,后场高球为辅,做到长短兼备、直线与斜线结合;接发球技术方面,准备接发球时注意力要集中,总结对手发球规律,接发抢网快、稳,且富有变化性,接对手突发的后场平高球,第一次击球就要做到先发制人;前场击球技术,使各项技术更加全面、细腻,加强前场进攻性球的运用;中场击球技术,强化平抽快挡击球技术,加强接杀球技术线路的突变性;后场击球技术,减少头顶反手击球使用率,提高后场杀球主动得分的能力;全面提高各项技术水平的同时,强化训练自己的突出技术,加强各项技术的组合与转换来丰富技战术以便在比赛中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