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资料调研和田野调查对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居住环境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由于制度变化引发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为基础,在纵向上对不同时期生产模式下的居住环境进行梳理,对当前该地区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分类,提出草原地区居住环境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研究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与居住环境的关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是论文研究前的准备部分。这部分包括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第二章是国内外草原地区居住环境综述,论文选取了对我国草原地区居住环境有借鉴意义的国外草原地区,如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对发达国家草原管理经验、使用情况和保护方法等先进经验做了概括说明;国内部分重点分析了青海草原地区的居住环境,并对我国的草原地区做了概况介绍。
第三章是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生产经营模式的历史变迁和居住环境研究。这部分从纵向上将该地区从游牧到定居的过程进行梳理,将此过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和四种生产方式,即游牧--定居游牧与游牧并存--定居划区轮牧--定居定牧。本章重点分析了生产方式变化的原因,以及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带来草原生态环境的渐变和突变,最终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到牧民的居住环境。分析了每一种生产方式下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研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草原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是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基于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居住环境评价。本章提出草原地区居住环境的评价体系,对调研实例进行归纳分类,根据调研情况将目前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划分为家庭牧场化的经营模式、家庭牧场--轮牧经营模式、外来租用草场牧户草场经营模式和奶牛村禁牧舍饲生产经营模式。根据提出的评价体系对这四种模式下的居住环境进行研究和比较,整理得出有助于草原环境保护、牧民生活质量提高、地域生态文化保护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在现行的制度下有利于居住环境保护和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产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