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草模式对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园生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它兼具控制杂草、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改善果实品质等多种功能,生草模式已成为安全有效、可持续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模式。目前,国内的果园生草大多集中在传统果园生草较清耕的区别,本研究通过在有机果园开展果园生草,结合不同生草处理的植物生长表现以及生草还田对有机猕猴桃园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陕西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中国首位,目前,陕西省猕猴桃园以清耕为主,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分2020年秋播和2021年春播两个阶段,以当季自然生草为对照(CK),四种秋播人工生草模式分别为: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Mode 1)、多年生黑麦草+草木樨(Mode 2)、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Mode 3)及鼠茅草(Mode4);春播人工生草为一年生黑麦草+毛苕子(Mode 5)、一年生黑麦草+紫云英(Mode6)及一年生黑麦草+秣食豆(Mode 7)。通过研究不同生草处理的植物生长表现以及生草还田对有机猕猴桃园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初步探索一套关中地区有机猕猴桃园的生草还田模式,为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草可有效控制果园杂草。对生草越冬率、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比较发现,鼠茅草适应性强、耐寒,其越冬成活率显著高于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毛苕子和草木樨(P<0.05),达93.45%,且控制杂草效果最佳。秋播人工生草处理组中Mode 1地上部鲜草量最高,达1107.41 g·m-2;春播人工生草组中Mode 7地上部鲜草产量最高,达3316.67 g·m-2,Mode 5次之。(2)在0~20 cm土层,秋播人工生草处理组土壤含水量较自然生草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ode 1在0~5 cm、5~10 cm、10~15 cm和15~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自然生草分别增加22.44%、7.57%、6.60%和12.87%,Mode 2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值低于其他人工生草处理;春播各生草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各不相同,与对照相比,15~20 cm土层,3个人工生草处理土壤含水量较自然生草均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3)秋播人工生草处理组中Mode 4降低果园土壤p H,春播各人工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p H;绿肥还田后,秋播各人工生草处理较自然生草p H均提高,春播Mode 7处理的土壤p H降低。各生草、还田处理有机质含量均增加,秋播生草Mode 1较自然生草有机质增加38.63%,还田后以Mode 4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Mode1次之;春播生草Mode 6有机质较自然生草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Mode 5次之,还田后人工生草处理组有机质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Mode 5提高有机质效果最为明显,Mode 7次之。(4)秋播人工生草处理组较自然生草均能提高果园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Mode 1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为显著(P<0.05),分别提高39.83%、60.79%和20.56%;绿肥还田后Mode 3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显著(P<0.05),分别提高9.94%、20.31%和3.86%。春播人工生草处理组较自然生草果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Mode 6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绿肥还田后人工生草处理组较自然生草还田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其中,Mode 5提高效果显著(P<0.05)。(5)秋播人工生草处理组Mode 3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最高,绿肥还田后Mode 2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但较自然生草差异不显著。秋播生草、还田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分布较为集中,且各处理间未明显分开。生草处理下,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优势类群;还田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类群;春播人工生草处理组Mode 6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Mode 5次之,还田后,Mode 5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Chao1指数为2946.49,Shannon指数为10.63,与自然生草相比差异不显著。人工生草处理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比较相似,各处理间未明显分开,但与自然生草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还田后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生草处理下,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类群,还田后土壤细菌优势门类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秋播鼠茅草覆盖后土壤p H下降,有利于酸杆菌生存。春播一年生黑麦草+毛苕子生草、还田可明显提高芽单胞菌门丰度。在关中平原猕猴桃园种植绿肥及还田生产措施中,建议采用黑麦草+毛苕子的种植方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酶活性,对其进行翻埋还田可增加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其他文献
盐湖卤水中含有重要的锂资源,而我国盐湖卤水大多为高镁锂比的盐湖,镁的大量存在,为锂的高效提取带来困难,为此降低镁锂比,开发快速、高效的提锂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吸附提锂技术在绿色无污染、循环稳定性等各项指标面前具有明显优势。为此本研究磷酸铁锂电吸附技术在盐湖提锂的可行性研究,重点开展了磷酸铁锂电极的锂吸附特性、多种离子的分离特性以及电极性能改善等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确定磷酸铁锂(LFP)
软枣猕猴桃为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软化腐败,极不耐贮藏,生产中常采用低温结合气调进行贮藏,该方法具有经济、便捷、无残留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贮藏过程中使用的气调包装透氧效果较差或果实自身呼吸强度较大,使包装内的过多的CO2积累不能及时排出,改变贮藏气体组分,长时间则会引起果实CO2伤害,果品质量下降。目前软枣猕猴桃气调贮藏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包装材料、气体组分或结合其他保鲜手段引起的品质变化上
迄今为止,当代实验性艺术是走在时代前沿的艺术体系,而我国青花瓷画艺术的实验性才刚刚开始发展,但是已经能够探寻到初步的艺术成果。本文主要以当代青花瓷画艺术实验性为切入点,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分析与对不同风格的杰出艺术家进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阐述论点,从而深化对当代青花瓷画艺术实验性发展的研究。论文首先从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入手,对于传统青花瓷画的产生背景及艺术表现进行梳理考察,并对传统青花瓷画经过
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由2-8个半乳糖基组成的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研究表明,GOS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分泌、缓解炎症,但其抗炎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构建体外炎症模型,探究GOS聚合度与其抗炎活性的联系;在抗炎活性的指导下,合成抗炎活性更强的GOS;对合成的GOS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并验证其体外抗炎活性;构建结肠炎小鼠模型,阐释
德阳市属于重工业城市,当地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试验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德阳市猕猴桃某种植基地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接着根据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设置土壤镉处理浓度为1 mg·kg-1、5 mg·kg-1、10 mg·kg-1和对照组,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对猕猴桃生长、吸收、富集和转移Cd的影响;最后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土壤类型、土壤pH、有机肥、高钙贝
学位
狗枣猕猴桃对生长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最耐寒的猕猴桃种类之一,是很好的杂交育种亲本材料,具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为了掌握狗枣猕猴桃果实发育规律,我们以野生狗枣猕猴桃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和分解酶活性变化、抗氧化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为将来规范化栽培积累基础数据,试验结果如下:(1)狗枣猕猴桃果实单果重呈快-慢-较快的增长趋势;果实硬度
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是影响我国落叶果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病毒种类鉴定、检测及序列分析可为这类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对侵染海棠的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和侵染猕猴桃的猕猴桃黄化环斑病毒(Actinidia yellowing ringspot virus,AYRSp V)的分子特性和猕猴桃上这两种病毒
脑电情绪识别是一个目前正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对推进人类情绪的理解具有积极作用,在教育、娱乐、安全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脑电情绪识别技术在共情能力区分上的有效性可以对儿童孤独症的筛查工作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或为儿童孤独症的干预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在大量脑电情绪识别研究中,对信号进行滑窗处理是研究者们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脑电信号作为一种电信号在时域上高分辨率的优势。但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冷刺激下脂肪细胞对雪旺细胞黏附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贝尔麻痹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从雄性SD大鼠(4周龄)的白色脂肪组织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并将其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在37℃和30℃无血清DMEM条件下培养8小时,提取其细胞上清液并与DMEM以1:1比例混合分别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