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一带一路”近四年来得到了中西方媒体的广泛报道,然而很少有国内学者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其进行对比论证。批评性话语分析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目的在于从批判的角度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问题,被广泛应用于新闻语篇分析。当今,新闻语篇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影响着读者对事物的态度、看法。本研究选取80篇中美主流报纸关于“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自建小型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其中40篇来自《中国日报》,40篇来自《纽约时报》及《华盛顿邮报》。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法为基本框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与语料库技术为分析工具,从文本描述、话语实践阐释和社会文化实践解释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文本描述层面,从词汇分类(高频词和索引行)、及物性,情态方面对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话语实践阐释层面,从新闻来源和转述方式出发,对互文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社会文化实践解释层面,通过分析机构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揭示出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研究发现:(1)在文本描述层面,高频词和索引行显示中美报纸在词汇选择上都较多关注“一带一路”的内涵及其影响。两者在及物性方面都以物质过程为主,其次是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在情态方面,表示客观性的中量值情态动词是两者使用最多的情态动词。但不同的是中国报纸在词汇选择、及物过程方面多用积极词汇来描述“一带一路”内涵,通过高、低量值情态动词强调了中国应尽的责任和“一带一路”的可实现性。而美国报纸在词汇选择、及物过程方面多采用消极词汇将“一带一路”政治化,使用高、低量值情态动词来否定、质疑“一带一路”。(2)在话语实践阐释层面,两者都主要通过使用有具体消息来源的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来增强报道客观性。但两者的引用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性,中国报纸关注的是“一带一路”的可行性和对沿线国家的重要性。美国报纸则多通过所谓学者专家的言论来表明中国的野心和“一带一路”的不可行性。(3)社会文化实践解释层面分析表明主流报纸是为其所属新闻机构服务的,由于受中美不同的意识形态及竞争关系的影响,两者报道的关注点、报道倾向和其所展示出的“一带一路”形象截然不同。本研究为“一带一路”的学术研究拓宽了角度,丰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应用研究。同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新闻读者批评性阅读意识,帮助读者通过语料库手段了解美国报纸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立场,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因素。最后本研究对以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减少西方社会对其误解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