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影响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趋向与以人情消费为依托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己达到从中获得情感和社会资源等各种需求的目的,这种消极的交往方式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大学生又不得不进行人情消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关注大学生群体人情消费状况,分析其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原因,培养他们树立合理的人际交往和消费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社会的稳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本文主要以交换理论、戏剧理论和传统文化及其关系理论为基础来讨论大学生人情消费问题。笔者查阅大量资料目前关于人情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有关于人情和面子的研究,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交换方式;有关农民人情消费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农民在交换时候是否理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的;有关于城市人情消费的研究,从人们的礼尚往来的礼物上来研究的;有关中小学人情消费的研究,通过家长来透视学校的问题;有医患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患方人情消费的原因及其双重效应。
本文以H大学为例针对此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人情消费比重很大并呈现以下特点:人情消费的种类繁多,以往的人情消费方式吃饭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根据校园生活列举了一些人情消费指标,其中过生日消费几乎在校的大学生都有过此项消费;其次是逢年过节消费;再次是入党消费等等,这些活动的时兴形成人情消费的马拉松;人情消费的数目惊人,调查中发现,不论是从总的消费数量上还是从单项消费上来看都有增长,而且增长的幅度很大,特别是人情的消费;人情消费有广度没有深度,现在的大学生的交往的范围很广、很频繁、很复杂,大多是浅显之交,很少有深交的;人情消费的动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选择什么样人交朋友上,并不纯粹是处于情感需求和志同道合,大学生在的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
笔者根据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归纳以下原因:首先是消极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消极的价值观包括社会上的无度的物质享受和无止境的消遣当作人生最大意义和幸福的消费文化的泛滥和家庭影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维持关系网络的需要,大学生求学异地,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都上是独生子女,人情消费为手段就成了他们的必要开支;中国伦理文化惯性制约,每一种既定的文化都是一个民族或群体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的积淀,人们在很多行动中己经不再去思索这些行为的具体原因,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发挥着情感交流的效力,以至使之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消费方式。
综合以上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给予合理指导,使之树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交往方式。以往只是把人情消费作为研究大学生消费的一个特点来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笔者以人情消费为切入点来研究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弊端,希望对大学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