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生物矿化作用,可以将文石分为生物文石和非生物文石,对生物文石和非生物文石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现代生物复合材料的研发制造提供科学依据,并将对生物矿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对大量生物成因文石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双壳纲缀锦蛤为代表的生物文石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合成文石、洞穴文石等非生物文石为对比研究对象,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文石,洞穴文石和缀锦蛤的内外层及韧带文石进行了详细的红外光谱分析,然后借助研磨和热处理等方法进一步研究碳酸根离子的谱带v3,v1,v2,v4。最后在前人和本文工作的基础上,对非生物文石和生物文石的红外频率位移以及同一贝壳的内外层和韧带文石的红外频率位移作了初步探讨。 本文所获得的结论如下: 1.通过对所采集的大量实验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非生物文石和生物文石的红外谱带存在频率位移,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以文石的v3和v2这两个谱带为变量,可以把不同成因文石分成三个区域。v3和v2成为区分文石成因类型和衡量生物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对缀锦蛤贝壳的内层、外层和韧带部分进行了红外分析,首次注意到同一种贝壳中存在的文石红外频率位移现象。这对于研究贝壳的生长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热处理,机械力研磨等方法对贝壳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