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诊治宫颈炎及宫颈病变(CINⅠ-宫颈癌)随访中HR-HPV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于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经组织病理学、HR-HPV检测、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共624例,其中将HR-HPV阳性患者分为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四组。依据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方法来检测所有患者的HR-HPV病毒载量(RLU/CO)。根据病变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并以3、6、9、12、18、24个月为区间进行随访工作,行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组织活检。 结果:①随着HPV载量的增加,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性也相应升高,慢性宫颈炎、CINⅡ、CINⅡ-Ⅲ、宫颈癌组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32.5%、73.5%、92.3%、95.8%,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级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当病毒载量分布于0-99.99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当病毒载量分布于100-999.99、及大于1000时(P<0.05),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即HPV病毒载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④不同治疗方式的HR-HPV转阴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⑤慢性宫颈炎组与CINⅠ组经同样药物治疗后,通过检验HR-HPV转阴率及病毒载量发现,两者间转移率并无明显差异。⑥治疗后的HR-HPV载量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各组治疗方式对于HR-HPV载量的降低及转阴均有效,手术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若出现HR-HPV持续感染,则可能预示着病灶尚未完善切除或复发可能。⑦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两者术式对于HPV转阴率问题上并无差异,且不分病变程度高低,仍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各级宫颈病变在治疗后6个月时的HR-HPV转阴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治疗后12个月时得以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结论: ①HR-HPV与宫颈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治疗后病毒载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若治疗后复查发现持续存在病毒感染时应关注是否有病灶的残留或复发的可能。 ②不同的治疗方式均可使HPV转阴,但是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对于同一级别的宫颈病变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或者全子宫切除术对于HPV转阴率来讲并无明显差异,应根据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治疗。 ③治疗后的随访工作建议从6个月开始,此时若发现仍有病灶残留,应及早做出对策,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