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临床常用的抗肿瘤手段主要以化疗为主,其中多数药物对肿瘤组织缺乏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常不可避免地损伤正常细胞,从而导致毒副作用发生。因此,提高药物与肿瘤局部的接触可改善治疗效果,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合成只有在肿瘤局部才能被激活的前体药物。
成纤维细胞活化因子-α(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α,FAP-α)是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表面的抗原分子,故将FAP-α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靶标具有可行性。FAP-α具有肿瘤间质特异性高表达的特性和肽键专性肽链内切酶活性,利用FAP-a的专一性底物N.苄氧基羰基.甘氨酰脯氨酸为导向载体,将其游离羧基对阿霉素的游离氨基进行酰化,即可合成携带有FAP-a选择性水解的二肽结构的酶激活式前体药物Z-GP-Dox,该前体药物的设计策略可为实现抗肿瘤药物靶向性治疗提供可能。本实验主要对抗肿瘤前体药物Z-GP-Dox的体外药效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目的:体外检测FAP-α介导的酶激式靶向抗肿瘤前体药物Z-GP-Dox的细胞毒性、酶激活式靶向性释放特性及血清稳定性,为进一步开展体内及临床靶向性抗肿瘤药物试验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方法:
1、验证细胞及组织中FAP-α的表达利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F细胞、MCF-7细胞、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FAP-α的表达。
2、检测前体药物的细胞毒性MTT法检测前体药物与母体药物对阿霉素(Dox)敏感细胞株K562细胞及MOLT-4细胞的毒性。
3、检测FAP-α特异性酶切后前体药物细胞毒性的改变将前体药物Z-GP-Dox分别与FAP-α表达阳性细胞-EF细胞(胚胎成纤维细胞)及FAP-α表达阴性细胞-MCF-7细胞共孵育不同时间,将孵育后的上清作用于K562细胞及MOLT-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4、验证FAP-α对前体药物水解的特异性FAP-α特异性自身抗体与EF细胞共孵育24、48小时后,再与前体药物Z-GP-Dox继续共孵育24小时,最后将共孵育上清作用于K562细胞,MTT法检测上清对K562细胞的毒性。
5、检测前体药物的血清稳定性前体药物Z-GP-Dox与正常人或肿瘤患者血清共孵育不同时间,然后将孵育上清作用于K56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结果:
1、FAP-α在EF细胞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而在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阴性。
2、与Dox相比,前体药物Z-GP-Dox对K562细胞的毒性下降至1/4~1/14,对MOLT-4细胞的毒性下降至1/9~1/22。
3、Z-GP-Dox与EF细胞共孵育后细胞毒性明显增强,而与MCF-7共孵育后细胞毒性未明显增强。
4、经FAP-α特异性抗体封闭后可明显阻断EF细胞诱导的Z-GP-Dox的细胞毒性释放。
5、前体药物与正常人或肿瘤患者血清共孵育后其细胞毒性未明显改变。
结论:
1)Z-GP-Dox是利用FAP-α的专一性底物N-苄氧基羰基-甘氨酰脯氨酸的游离羧基对阿霉素的游离氨基进行酰化合成的,Dox的游离氨基被酰化后其细胞毒性明显降低。2)FAP-α可选择性作用于脯氨酸与Dox之间的肽键,经FAP-α水解后肽键断裂,Dox从前体药物中释放并恢复其细胞毒性。3)前体药物可以在正常人或肿瘤患者的血清中稳定存在较长时间。本实验从体外证实了Z-GP-Dox具有低毒、酶激活式靶向抗肿瘤活性及血清稳定性,为进一步开展靶向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