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在文本上缺乏词边界信息,这对汉语母语者来说并没有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相反强制性地增加边界信息会干扰母语者的阅读眼跳习惯;初级汉语学习者阅读汉语标准文本是否也和母语者一样没有困难,其中又有哪些特点,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我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将本文分为五章来加以叙述:第一章,介绍问题的缘起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我们从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文本形式的滞后引出词边界问题,并根据前人的研究状况,确定了本文的被试群体为罗马尼亚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制定了实验方案。第二章,简要地从罗马尼亚国家的历史着手,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观察罗马尼亚语的形成及特点。第三章,集中介绍实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测试文本凡例、本文的词界定以及判断标准。第四章,是由三个小实验构成的实验研究。第一个实验为词切分实验,预先设定了长度和难度两个指标来观察被试的切分行为,发现长度影响不显著,难度有很强的主效应,初级阶段有词意识,阅读模式为自下而上,切分行为受到词性词义的影响,切分大小以词为主,存在短语切分结果;第二个实验为文本形式对阅读效率的影响,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阅读单位的大小对被试的影响,结果显示词式文本的阅读时间最短,在阅读成绩上各种文本间没有太大差异;第三个实验为教学实验,是在实验二的基础上验证词式文本究竟是否适合初级阶段的教学,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阅读各自熟悉的文本时,其在阅读时间和成绩上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区别,相反实验组对词式文本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词式文本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主要阅读文本。第五章为结论及建议,我们总结了第四章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词式文本的适用需满足语言能力阈限,并且只能作为教学辅助,不能成为阅读学习的主要文本形式。本文的实验数据分析全部使用SPSS进行处理,分析过程中牵扯到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两大类。心理学用来解释阅读能力以及策略,语言学用来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