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多元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土地和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市建设不断加速。以住宅建设为目的的大规模城市居住用地开发活动使城市居住空间演变加快,是城市外向扩展和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一个重要原因,并对城市整体空间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相关研究中,运用空间定量分析方法从居住用地视角研究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上海市1993、1996、2000年3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以空间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上海中心城区1993-2000年居住用地空间扩展过程中居住用地的规模增长、分布变化和功能转变进行了研究。
首先,结合目前有关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文献,探讨了运用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对居住用地空间扩展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在对空间定量分析方法的一些应用成果进行回顾之后,引入并阐释了空间数据挖掘的概念内涵及其体系结构。
其次,在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尝试性架构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体系。具体介绍了空间数据库建立、研究问题提出和方法体系构建的步骤;并对文中将采用的距离方向分析方法、重心分析方法、密度分析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用地转变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技术实现进行了阐释。
接着,以ArcGIS、MapInfo等软件为技术平台,采用上述空间定量分析方法从居住用地的规模增长(数量与比例)、分布变化(距离方向性、非均衡性、相关性)、功能转变(生成与转化)三个方面对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了空间外推特征、重心迁移特征、空间集峰特征、空间相关特征和功能转变特征5点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1993-2000年间,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内以市中心为原点,5000米是居住用地增长和减少的临界距离,离市中心6000米-12000米区间是主要的扩展距离区间;居住用地空间扩展表现出了显著的外推特征,其中西南方向是居住用地扩展的主要方向;居住用地的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2)居住用地增长在空间布点表现为普遍散点式状态的同时存在相对集中区,随时间的推移集中区数量增多,且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原有居住集中区对居住用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形成在原集中区外围蔓延生长的现象。
(3)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相关程度在扩展过程中呈现高低起伏的周期性变化,在空间聚类模式上形成圈层-扇形-圈层的变化过程。(4)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对人口具有明显的疏解作用。居住用地重心的变动与工业用地重心呈相反的态势,与公共服务用地重心的移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居住空间的时空变化与人口分布变化、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工业用地的调整密切相关;与此相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对居住用地分布的空间变动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