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寒牧村人居环境是乡村人居环境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受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地区文化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居环境问题。随着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政府对牧村建设的重视,牧村人居环境在政策与村庄规划的双重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基于牧村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乡村振兴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背景以及牧村“生产、生活、生态”三重要求的实践背景,依托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甘南藏族聚居环境的研究内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寒牧村人居环境是乡村人居环境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受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地区文化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居环境问题。随着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政府对牧村建设的重视,牧村人居环境在政策与村庄规划的双重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基于牧村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乡村振兴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背景以及牧村“生产、生活、生态”三重要求的实践背景,依托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甘南藏族聚居环境的研究内容对高寒牧村人居环境的内容构成进行研究总结,以美武村为例并对其下辖9个自然村的人居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剖析,总结人居环境的现状特征。通过问卷访谈、层次分析法、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分析其人居环境存在的核心矛盾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路径与具体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农牧民对综合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较为满意,对社会经济环境、生活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环境、文化信仰环境均不满意。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农牧民对用地情况和草原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不满意;生活居住环境方面,村民对住宅建设质量、居住舒适度方面不满意;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农牧民对村庄整体经济情况、就业及收入、牲畜养殖规模内容较为不满意;配套设施环境方面,农牧民对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情况较为不满意;文化信仰环境方面,农牧民对文化活动设施和文化展示空间方面不满意(2)影响现状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因素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牧村发展矛盾、家庭牧场经营与市场化需求矛盾、产居分离的生活模式与农牧民定居矛盾、农牧民的实际需求与牧村的标准化配套矛盾、现代文化与信仰文化发展融合矛盾的五大矛盾。(3)现状人居环境提升的五大路径是保护牧村生态环境与管控引导牧村发展、牧村产业集体经营与资源延伸、牧村聚居整治与居住景观提升、融合农牧民需求与配套设施提质、激活牧村文化空间与文化产品创新。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牧村的人居环境受到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游牧文化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对其问题认知与提升路径也应通过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去调整完善,对人居环境的提升路径既要参考农牧民人居需求也要思考如何引导农牧民的人居生活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及乡村未来发展相适应。
其他文献
叙事同一性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叙事来整合、内化他们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自我身份的认同,发展自我的故事。叙事同一性提供了个人的统一感。叙事同一性研究以往聚焦于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群,以理解个人如何将逆境融入他们的生活故事。丧亲经历通常会给个体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而目前关于丧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心理健康结果和简要叙述方面但对丧亲经历者将丧亲经历融入自身生命故事的探索处在较为空白的状态。本研究的目
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救援行为在救援过程中至关重要。冲突抑制能力作为抑制控制的子功能,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在任务执行时对无关信息或反应的抑制,是正确行为能力的前提,在救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消防员职业的特殊性,经常暴露在负性情绪中,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会对抑制控制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在探讨消防员冲突抑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负性情绪对消防员冲突
近年来,东北三省出现了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劳动力不足,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等问题,使得传统人口红利不断流失,东北三省面临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严重影响了东北经济振兴。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教育投入的增加,基于养老的居民储蓄上升等,使得第二次人口红利逐渐产生,成为为经济增长赋能的新动力。基于此,本
迈克尔·翁达杰(1943—)是一位具有复杂、多元文化身份的移民作家、诗人,他以其独特的后现代创作风格和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加拿大文坛及世界文坛的重要成员之一。《安尼尔的鬼魂》出版于2000年,是翁达杰唯一一部以故乡斯里兰卡内战为背景的小说。他以文学之媒再现了内战中的斯里兰卡人民的悲惨生活,呈现了战争中被掩埋的“幽灵”真相,同时寄托了移民作家对故土失序的正义和荒芜心灵图景的哀伤与慰藉。本论文以
目前我国退役军人总数超过5700万人,已成为我国社会构成的主要群体之一。党的十九大指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在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其身心健康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研究发现,退役军人群体对过去部队的生活普遍存在怀旧之情,但对怀旧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缺乏了解。因此,本研究应用调查法和实
亲鸾的净土思想是印度和中国的净土思想在日本这块土壤上继法然净土思想之后的又一次新生,这次新生是适应了日本土壤环境的新生,是日本的劳动群众所培育出的新生,是佛教东传日本后结出的又一个新果实。本文结合他饱经风霜的人生经历,以亲鸾构建的判教理论为核心,围绕其缘起、教理和主要特征来展开。亲鸾提出新的判教思想,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当时的日本处在自然灾害频发时期,粮食产量下降、人口锐减,社会矛盾激
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者关注少先队辅导员的内在心理和现实情感,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其专业成长的动力和途径。采用对Z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了解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真实情况。通过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方法来收集更丰富数据,找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特质,通过描述Z辅导员自任职以来的工作经历,动态展示一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过程。基于教师发展的五阶段论,少先队辅导员
通过解读国家标准GB/T 36547-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GB/T 36548-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中具体检测项目,研究分析了储能电站现场测试技术及流程,并形成现场检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检测方案仅需对测试系统进行一次设定及实施即可连续完成11项内容的测试,降低了现场工作复杂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累计可节省现场工作时间40%以上。研究成果提高了电化
谷崎润一郎(1886-1965)作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师,历经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创作时间长达55年之久。于1943至194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细雪》是谷崎润一郎古典回归时期,乃至整个文学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在经历了关东大地震之后,谷崎润一郎通过在关西的几年生活,深深地被关西传统的日本人文风情所吸引,开始了向日本古典文化回归的写作风格。本文以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细雪》为研究文本,旨在探寻《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