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的柳琴戏,是国家首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通过不断的演变与融合,博采众家之长,逐渐演化出优美悦耳的唱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柳琴戏同全国其它大部分剧种一样,进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摆在广大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从唱腔的起源与流变两方面对柳琴戏唱腔进行了探索,除引言与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在阅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概述了柳琴戏的起源、历史、唱腔、曲牌、行当。列举了现存的关于起源的几种不同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对柳琴戏的唱腔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从最初的演唱形式--怡心调到拉魂腔这一流变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诸多因素。 第三部分分析了柳琴戏基本板式、专用曲调及花腔调门,并通过对比指出了柳琴戏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板式特征。 第四部分关注了柳琴戏新唱腔的形成,并分析了这些唱腔的特征。 第五部分对柳琴戏唱腔中的新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这些新的特点对柳琴戏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第六部分对柳琴戏唱腔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对于唱腔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 本文以柳琴戏唱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柳琴戏传统唱腔和现代戏唱腔的比较,总结、归纳了柳琴戏唱腔基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处,正是这些传统和新腔的融合丰富了柳琴戏的唱腔和板式,促进了柳琴戏的发展。从而通过柳琴戏个案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是博物馆式的,需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在生存中促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