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修饰的含氮杂环、羧酸类金属有机框架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MOFs)通常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连接而组成,是一类新兴的多孔材料。构建这类框架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灵活可调,使得MOFs从沸石材料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本文在酰胺键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6种有机配体,这些配体以一元或多元形式与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形成10种新型配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结构和性能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3个含四氮唑基的有机配体:H3ttzta、Hntban、Hntfca。通过水热法得到了4个配合物:Zn(Hntban)2(H2O)2(1)、Mn3(Hntban)6(2)、Zn(Hntfca)2(3)、Zn(H3ttzta)(DMSO)(H2O)(4)。单晶衍射发现配合物1和2的配体相同,但中心离子不同导致空间结构不同;配合物1、2、3均呈中心对称,配合物4却呈非中心对称。通过吸附实验发现随着配体尺寸的增大,配合物4呈现多孔性,可以吸附一定量的氮气,吸附量可达32cm3/g左右。表明多元的N配体有利于构筑具有孔隙结构的MOFs。(2)合成了1个二元柔性羧酸配体H2dpba。利用水热法得到了三个稀土配合物:[La(H2dpba)(NO3)(H2O)]·3DMA(5)、[Nd(H2dpba)(NO3)(H2O)]·3DMA(6)、[Sm(H2dpba)(NO3)(H2O)]·3DMA(7)。单晶衍射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框架结构,中心离子均为九配位,框架内含有一维孔道。对配合物6进行气体吸附测试,发现它对N2和CO2均有吸附功能:对N2的吸附量达55cm3/g,对CO2的吸附量达10cm3/g。还合成了1个四元柔性羧酸配体H4tbmba,利用水热法制备了1个Zn配合物[Zn(H4tbmba)](DMA)(C2H8N)2(H2O)3(8),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拟合数据显示配合物8是一种含dia拓扑网络构型的阴离子框架化合物。进行染料吸附和离子交换、气体吸附等一系列测试后,发现化合物8具有快速吸收罗丹明B的能力,经铜离子交换处理后对CO2、N2气体吸附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说明多元羧基柔性配体有利于构筑多孔结构的MOFs。(3)通过水热法得到了3个含有N配位元和羧基配位元的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Ni2(L1)2(H2bdtz)2(H2O)]·5DMA·H2O(8)、[Co2(L22(Hbdap)(DMA)(H2O)2]·2DMA(9)、Zn(H3tpim)(H2dpba)·DMA·3H2O(10)。单晶衍射显示,配合物8是由双核结构单元构成的一种(2,8)连接的拓扑结构,且具有54.2%的孔隙率,配合物9具有单核结构单元,形成的一维链通过氢键结合成二维结构,经π-π堆积形成三维架构,配合物10同样具有一维孔道,孔道间通过π-π作用连接在一起构成三维多孔结构。在气体吸附测试中,发现三种化合物均可吸附一定量的N2,其中化合物9还可以实现CO2的吸附。混配桥连方式有利于构筑多孔结构的MOFs。
其他文献
近年来,瓜环作为一类新的主体化合物,已逐渐成为大环化学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亮点。但由于瓜环的溶解性,制约了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因此,改善其溶解性成为近
聚合物基PTC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自控温加热电缆、过电流保护元件及传感器等领域,因具有加工成型方便、原料成本低、使用安全等特点而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其中自控温加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和有机配体构建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基于超大的比表面积、组成结构多样性、热和溶剂稳定性良好并且易于进行后
农发行张家界市分行连续 4年没有党员违纪,自 1999年以来,连续两次获得省级党风廉政建设三等奖,分行监察室也连续两次被省分行评为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该行近几年来在
在过去十年中,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颖的晶态多孔材料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这类材料不仅具有美轮美奂的的三维结构和新颖
值此金秋时节,正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储氢问题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确定材料的释氢机理是改进储氢材料性能和开发新型储氢材料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当前比较热门的硼烷氨和氨类潜在储氢材料的释氢反应机理,旨在从理论上确定单分子储氢材料难于释氢的原因,并为其寻找有效的催化剂,从而为开发高效、清洁和可行的储氢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共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采用分
多核金属配合物因其迷人的结构及有趣的性质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利用自组装或分步组装策略,在溶剂热条件下通过组装合适的有机配体(多齿N/O配体或含巯基配体)与金属离子源(金
合成氮氧自由基—金属异自旋体系是得到分子纳米磁体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以氮氧自由基包括功能化氮氧自由基为配体,与稀土和过渡金属的六氟乙酰丙酮盐反应,得到了七个系列2p
酞菁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热、光稳定性和耐酸碱腐蚀;同时对光谱响应范围宽,催化活性很高。它在电致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材料、信息记录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中都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