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沿海滩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海滩淤积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夺淮后,滩涂形成的速度明显加快,殆至清朝末年,逐渐演变成今日之状况。苏北沿海滩涂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土壤性能良好,地势平坦,为垦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苏北沿海垦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中间经过秦、汉、唐、宋、明、清,开发的规模和内容等均有所拓展,但真正现代意义的、有意识的大规模开发,是开始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官僚、地主、商人等纷纷创办盐垦公司,废灶兴垦,掀起了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热潮。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其背后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在政治方面,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出于种种考虑放弃了禁垦政策,通过法令的方式肯定、鼓励沿海滩涂的垦殖;从经济上看,近代纺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而制盐工艺的落后,成本高昂,传统的盐业衰竭,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垦殖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另外,从自然条件上看,海岸线东移海滩淤涨速度的加快,滩涂面积扩大,为垦殖创造了直接条件。盐垦公司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组织,在资本的筹措、土地的收并、组织架构等方面形成了独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经营管理方式。盐垦公司成立之时,通过股东出资、招佃收取顶首费以及借贷这三种方式来完成公司资本的筹集。各盐垦司均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与议租分成制的方式来进行公司管理。在组织上,采用有限公司方式,内设董事会、股东会、监察组、经理等机构和职位。盐垦公司采用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吸引了大批的佃农从事农业开发。随后他们又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洪灾、涝灾、潮灾对农垦区的袭击,保障了垦殖的正常进行。然而也应当看到,因种种原因,各盐垦公司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农田建设方面,盐垦公司考虑到苏北盐垦区土壤含盐量比较重的现实,组织佃农进行了土壤改良;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又积极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优良棉花品种的选育。在棉花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棉花市场在苏北活跃起来。但由于商贩的以次充好等投机行为的出现,棉花市场秩序逐渐混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苏北沿海垦区出现的轧花厂、棉花产销合作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不断深入,苏北沿海滩涂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有了很快的发展。盐垦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具有组织性与计划性,当然也存在颇多的问题,比如开发中资金准备不足、公司内部管理的腐败等等,这些都给当代苏北沿海滩涂开发带来了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