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初中生的校园暴力问题呈现增加的趋势,怎样减少并防治初中校园暴力行为事件的出现受到社会关注。社会工作者以江西省吉安市A县的BY中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分析BY中学校园暴力施暴者的现状、特点、危害及原因。施暴者发生施暴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施暴者从小学升到初中暂时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二、施暴者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情比较焦虑,容易发脾气、对看不惯的事容易走极端,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情绪。三、施暴者的家庭功能、互动关系和教养方式的缺陷,其需求未及时得到家庭和其他社会支持的回应与帮助。四、A县BY乡当地民风比较彪悍,村民喜欢争强好斗,打架斗殴事件频发,社会风气较差。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发展性小组模式,在A县的BY中学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校园暴力施暴者的行为进行纠正干预,目的在于改善施暴者的社会功能、心理状况,纠正行为偏差,减少和预防施暴者暴力行为的出现。完成从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活动过程记录分析、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等方面实务过程研究。社工认为小组工作介入初中校园暴力施暴者行为纠正在为施暴者重塑认知,疏导情绪,同伴非暴力解决冲突行为的模仿与监督等提供的有针对性服务是有效的,同时发现小组工作介入存在不足的地方,个别化及家庭介入不足,深入解决差别性的暴力行为还需要个案工作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