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两权分离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公司治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委托代理问题。实际控制人担任公司高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但同时也产生新的委托代理问题,即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实际控制人出于防御或抵抗控制权威胁等原因,可能会进行股票增持;或依据托宾Q理论,当公司当前市价高于其价值,实际控制人可能抛售公司股票进行套现,将套现所得用于其它投资。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际控制人担任高管使得大股东能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能比其他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且其具有对公司的盈余进行管理的权力。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股权集中且实际控制人担任高管的现象在中小企业十分普遍,实际控制人股东高管增减持公司股票的现象也很多,因此研究担任高管的实际控制人增减持行为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的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力图从经验数据角度揭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担任高管的增减持行为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担任高管的最终控制人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小板块2006—2012年之间担任高管的实际控制人的增减持行为的统计数据,实证了担任高管的实际控制人的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实际控制人担任高管的公司在增持时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2)实际控制人担任高管的公司在增持时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3)实际控制人增持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实际控制人减持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规范上市公司高管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