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残疾人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做好残疾人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全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江苏省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则为6.40%,由此推算,至2006年4月1日零时,江苏省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479.3万人。这么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其生活及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做好残疾人事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也有利于残疾人基本权利的实现,也有利于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实现。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和扶助残疾人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进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领域发挥其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作用,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是政府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积极选择。建立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生存权利和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保障覆盖面狭窄、保障资金不足、保障立法滞后、行政效率低下等。在这种条件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困难重重,残疾人能够真正享受社会保障的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运用人道主义、人权理论、社会公平、社会排斥理论,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江苏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分析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被排斥于社会边缘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针对现有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研究。首先,综合运用江苏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当前残疾人的生存及生活现状,了解残疾人在生活、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然后,并结合江苏省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总结出江苏省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足;最后,借鉴西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