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8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允许土地流转开始算起,历经二十余年的时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村土地流转从无序到有序,管理逐步加强,但规范化水平依然较低;第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转包和出租;第三,土地流转的规模小、数量少,但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第四,农村上地流转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城郊和偏远农村差异明显。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然处在转型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民基于多种顾虑而缺乏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不够明晰以及土地流转的社会化服务能力薄弱等等,这些限制性因素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理有效开展。城郊农村处于一个特殊的地带,相比而言,城郊农村离城市较近,在经济发展上具备地理位置的优势。农民外出务工更为方便,对士地的依赖性相对而言要轻些,另一方面也便于部分希望拥有一片农村土地的市民可以较为便利的体验种植作物、收获果实的乐趣。离城市较短的距离可以使得市民在较短的时间就可以亲自去自己的农地上查看、收获,而这部分市民一般不会选择较为偏远的农村去租赁一片土地,城郊农村的这方面优势为城郊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了一部分特殊的需求群体,因此,这是在城郊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与一般农村土地流转区别对待的特殊问题。城郊土地的合理化流转有其积极意义,它既有助于解决城郊农民外出务工导致的土地闲置浪费问题,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进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市民提供所需的土地资源,实现市民与农民利益的双赢,因此,推动城郊土地流转的合理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然而,目前城郊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配套服务设施缺乏、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城郊农村七地流转的合理化运转,实现土地流转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北宅为了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北宅创新推出了“北宅有我一块田”休闲体验活动,这一活动使农业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收入转向就业收入、土地租金、养殖业和农家宴收入等多元化收入,形成了多元、稳定、持续的增收机制,农户的收入大幅提高。此外,北宅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对社区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负责接受承包方的委托,登记需流转出的土地信息,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引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北宅在创新流转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了成绩,为全国其他城郊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能够因地制宜、创先争优做出了表率。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城郊地区因地制宜地作为参考、借鉴。当然,目前北宅土地流转也并未完全摆脱城郊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配套设施缺乏、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在北宅存在,在其他城郊地区也极为普遍。以北宅为着眼点,思考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可以为改善城郊土地流转的这些普遍性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宣传、交流、解疑等工作打消农户的顾虑,调动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第二,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包括基础设施、资金信贷服务体系等;第三,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明确细则,为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供法律支撑,还要逐步探索完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其各项服务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