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可以说是幅员辽阔。但是在这大片的国土中,耕地的数量却不多,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在这些耕地中,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因此耕地的总体质量并不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不断突破,而且在建设占用耕地过程中,违法占地、低效占地的现象比较多,导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效率低。甚至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占补平衡”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变成了没有质量保证的单纯耕地数量平衡,结果造成耕地数量虽然没有减少,但是耕地质量却明显下降的局面。这些问题使得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改革现行的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创新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及征地补偿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各地方政府因拆迁,土地租赁和征用过程中没有妥善处理矛盾和问题的事件,把土地征用推向公众的舆论焦点,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土地征用体制中的问题和不足。理论界为防止农地非农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随着农地发展权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逐渐凸显,有学者建议运用农地发展权的产权手段来解决我国的农地保护问题。各个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发展权也积极探索各种土地发展权的模式,而重庆土地发展权就是重要模式之一。通过对土地发展权在我国农地保护中的作用研究,可以找出我国影响土地发展权成功的因素,并且加上对重庆模式的对比分析,更可能深入发现其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的途径。
我国各地方政府对土地发展权实践研究已经逐步开展起来,随着试点城市的选取到着手建设,土地发展权应用的研究必然在将来一段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说,土地发展权运用模式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许多问题还有待探讨,因为我国的国情和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在于根据重庆市的具体情况探索土地发展权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希望这种研究方法能对全国土地发展权研究和实践有着借鉴意义,同时能够对重庆土地发展权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
本文从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实验出发,主要针对土地发展权在我国农地保护中的作用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庆土地发展权为参照,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土地发展权的研究成果,它们鉴证了土地发展权的运用和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同时对土地发展权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我国土地发展权在重庆土地发展权中对农地保护运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论支持。
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厘定和理论、方法概述。“概念引导我们探索”,概念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相关概念包括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土地发展权的作用,土地发展权的优势和困境土地发展权激励和保障因素等,我们将结合本文的实际,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类别划分和属性归纳等。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评价方法,它们贯穿于本文研究的宏观指导层面和微观操作环节。
第三部分是对重庆土地发展权的现状进行描述。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对重庆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发展权实验前的政策和条例的落实,以及经济状况和背景的分析;第二步分析已经几年改革后的重庆试点地区的经济状况,就业,社会保障等状况等现状,即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重庆土地发展权在农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重庆从土地发展权实验以来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从制度角度出发研究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其次,在实践中结合民众关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探讨满意解。
最后根据重庆土地发展权遇到问题所提出的相应对策。根据国内外土地发展权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国内外在土地发展权在农地保护运用中的经验总结和借鉴。把土地发展权作为工具运用在农地保护时的法律,政策,市场环境,文化等要素分析,提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