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争事件是当代中国公民与社会、国家之间权力关系的显影,亦是改革利益矛盾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来临,地方社会抗争有从街头向“线上”扩散的趋势,互联网情境如何发挥“声援”效果,在抗争“利益博弈”与“权力较量”中发挥作用,是当前传播学的热点问题。在地方抗争事件的互联网话语中,存在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以及地方公众的层级划分。以人民网、南方网与新浪微博为例,通过运用内容分析与访谈法,可以发现互联网话语在地方抗争事件的表达中存在下述特征:微博代表的地方用户以考虑抗争共同体为主,关注的是具体的抗争诉求;而地方网站拥有更多地方考量,着眼于地方整体利益;央级门户则将地方抗争上升到社会共同体层面,力图将抗争作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手段。人民网、南方网与新浪微博在地方抗争事件中的话语,呈现出现实权力层级在互联网中的“映射”,其各自透露出中央、地方、公民作用于地方抗争事件之意志。此三者之互动反映出互联网话语在地方抗争事件中存在的如下动力机制:首先,互联网情境制造了一种“想象”的受众压力,这使得其权力层级并非完全遵照现实格局,相反,互联网甚至强化了话语叙述者摆脱原有权力格局的可能性:一方面,媒体可依托网民对于自身之依赖,策略性地运用话语框架,平衡意识形态与专业主义之立场;另一方面,公众话语通过“自身赋权”,能够实现权力超越,对地方当权者实施压力。其次,地方抗争事件目标的实现乃是多方话语博弈的结果,由于不同话语叙事者试图达成的目标之间并无矛盾,因而可以通过特定话语策略获得较大“共赢”的可能;第三,地方抗争事件中的不同话语叙述者并未因为“抗争”本身产生强烈的权力对抗,无论是媒体或公众话语对抗争事件的声援、批评与质疑,皆受自身层级所限定,其话语既呈现某种一致“共性”,又呈现“和谐”分工面貌。总而言之,尽管互联网情境下,互联网不同层级之话语固然建构有不同层次之“真实”,但“真实”本身并不相悖,“多重真实”从宏观上“拼凑”出抗争事件的权力场域,构成影响抗争事件的整体话语空间,合力形塑出抗争事件之方向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