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工农兵”与“工农兵”的想象——《诗刊》(1957-1964)“工农兵诗歌”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刊》的诗歌世界里,“工农兵”不但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意象,而且关于它的想象及其不断走向完型化的价值形象,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对审美实施超越的特性,并有效地参与到“十七年”民族文化和时代理性的重构过程之中。本文认为,《诗刊》(1957-1964)的“工农兵诗歌”创作,是“十七年”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考察“工农兵诗歌”想象方式的前后变化和这一形象的价值化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探察并有效把握“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具体文学创作中的显现方式,以及特定文学现象与时代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刊》的“工农兵诗歌”,就创作主体(诗人)的“想象”而言,实际经历了“想象的工农兵”与“工农兵的想象”两个阶段:从1957至1958年,是“想象的工农兵”逐渐走向符号化的阶段;1959年至1964年,是诗人以“工农兵”(准“工农兵”)姿态对“工农兵”进行“再想象”的阶段,即“工农兵的想象”阶段。在《诗刊》的工农兵诗歌世界里,“工农兵”不仅是被放大描摹的现实对象,同时又是激发主体想象和凭借想象被不断建构的理想对象。诗人通过对“工农兵”的想象及其在想象中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吸纳,从而实现有效介入生活的欲求和拥有重构时代文化的权力。在“十七年”“政治——文化”语境中,“想象的工农兵”走向符号化是时代必然。“符号化”“工农兵形象”的确立与普泛化,与特定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现代理想确立和符号权力的生成等都有着有密切关系。随着“十七年”文学思潮发展的日趋激进化,诗人以“工农兵”姿态想象的“工农兵”形象呈现出一种“完型化”趋向。这种“完型化”的工农兵形象,在帮助权力主体实现政治思想文化一体化和塑造新的民族国家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是工业化和都市化的产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在全球化影响和自身社会转型的推动下,中国大众文化应运
现代建筑逐渐向高层化和多功能趋势发展,而幕墙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建筑装饰以及节能环保领域内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探讨高层建筑组合石材幕墙施工技术,以提高高层建筑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取得很好的成绩,尤其是建筑高层上面。幕墙技术是高层建筑在施工的时候,采用较多的技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建筑高层的质量有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高层
李敖的杂文继承了鲁迅杂文“锐利如匕首投枪”的文风。他兼有考据家的精密、耐烦和鲁迅式杂文家的尖酸刻薄、睥睨一切,他和杂文家一样充满偏见、执着偏见,以连串的夸张性修辞刻
从1933年至1942年的十年间,曹禺即为中国现代戏剧奉献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四部堪称经典的杰作;而且每一部新作都在现实人生与人性的开掘及戏剧形式上有新的试
徐渭在书、诗、画、戏曲诸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因而臣服了无数后人,甚者愿为门下走狗。但何以徐渭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几乎所有臣服者都只能用一个字来回答:奇。人奇然
由于生活阅历的原因,陈忠实的整个创作都是以农村为叙写对象,呈现了中国农村传统宗法社会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矛盾、冲突和纠缠的历史轨迹。陈忠实对传统和现代并没有做
本文主要研究明清长篇通俗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问题。本论文属于小说具体创作技巧的范畴,考察的重心放在小说艺术本身。本论文立论的中心定义是——明清长篇通俗小说的神话框架
畲语是畲族的法定民族语言,也是一种极度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目前畲族社区相对完整、较好地留存畲语的是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该村畲族少年儿童在村内基本上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