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组织芯片研究hCTR1、FHIT及PCNA在子宫颈鳞癌、CIN中表达及临床治疗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妇科肿瘤的10%~13%,死亡率居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根据世界范围内的统计,每年新发病例80%来自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每年子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3万,每年死于子宫颈癌的妇女约有2万人。子宫颈癌的发病是涉及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对化学治疗(化疗)耐药是导致子宫颈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子宫颈癌相关基因,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癌变机制,为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分子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铜转运蛋白(hCTR1)被认为是人体内具有高亲和力的铜摄入蛋白。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铜与肿瘤细胞密切相关,很多类型的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异常高水平的铜。hCTR1也调节细胞中顺铂的含量。hCTR1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情况将成为子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新的有效生物靶点。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FHIT基因失活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特别是那些直接与外界接触的上皮性肿瘤的发展有关。该基因跨越人类染色体脆性部位FRA3B和家族性肾细胞癌相关染色体交叉易位t(3;8)(p14.2;424)断裂点,是第一个将染色体脆性易位点与肿瘤相联系的分子生物学证据。FHIT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成为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核内蛋白质,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参与调节DNA的合成,与细胞的增殖周期密切相关,其含量反映了细胞的增殖程度,又称为周期抗原。PCNA为增殖期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核蛋白,是目前肿瘤增殖活动研究中可靠的增殖期标志物。PCNA可成为反映CIN和子宫颈癌细胞异常增殖的灵敏标志。   本课题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TR1、FHIT和PCNA三种相关基因在子宫颈不同程度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hCTR1、 FHIT和PCNA的异常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探讨hCTR1、FHIT和PCNA与子宫颈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了解子宫颈肿瘤的发病机制,指导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治疗有重要意义。   方法:   1.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宫颈组织共177例,其中子宫颈鳞癌40例,CIN组织106例(CINⅠ,34例:CINⅡ,31例;CINⅢ,41例),正常宫颈组织31例。   2.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子宫颈鳞癌、CIN组织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hCTR1、FHIT和PCNA蛋白的表达。   3.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组织芯片结果按课题设计及实验方法要求共制作8x8阵列组织芯片3张,有8个位点缺失,12个位点组织无意义,其他位点均可见足够的组织结构。最终样本共157例,其中子宫颈鳞癌组40例,CIN组94例(CINⅠ,27例;CINⅡ,29例;CINⅢ,38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组织位点的形态可观测率在88.7%。HE染色均匀,无脱片、异位和皱折,显示组织着色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定位清楚,背景干净,无掉片现象。   2.hCTR1在子宫颈上皮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在CIN和子宫颈鳞癌病例中,无论是基底层还是其他病变各层均可见细胞质及细胞膜阳性表达,子宫颈鳞癌(87.50%)及CINⅢ(81.58%)、CINⅡ(65.52%)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7.39%)、CINI(29.63%)中hCTR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R1表达在子宫颈鳞癌中明显高于CINⅡ(P<0.05);其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FHIT在宫颈上皮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FHIT表达阳性率100%,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00%)、CINⅠ(74.07%)、CINⅡ(58.62%)、CINⅢ(34.21%)到子宫颈鳞癌(32.50%),FHIT表达阳性细胞逐渐减少。FHIT在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阳性率在子宫颈鳞癌及CIN各组明显低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子宫颈鳞癌与CINⅠ、CINⅡ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PCNA在子宫颈上皮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在CINⅡ(55.17%)-CINⅢ(71.05%)、子宫颈鳞癌(75.00%)中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鳞癌、CINⅢ与CINⅠ之间PC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鳞癌与CINⅡ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子宫颈鳞癌中hCTR1、FHIT和PCN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在子宫颈鳞癌中FHIT和PCNA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r=-0.377);hCTR1与PCNA、FHIT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rhCTR1与PCNA=0.026, rhCTR1与FHIT=-0.296。   6.子宫颈鳞癌中hCTR1、FHIT和PC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子宫颈鳞癌FHIT低表达或缺失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11.76%)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7.83%)(P<0.05);FHIT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CNA蛋白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12%,未转移组中为60.6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CTR1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T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到子宫颈鳞癌逐渐增高,可辅助宫颈病变诊断,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2.检查宫颈CIN中的FHIT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在子宫颈鳞癌中FHIT和PCNA表达具有负相关性,FHIT和PCNA对于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到子宫颈鳞癌逐渐降低;检测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到子宫颈鳞癌逐渐增高。   4.组织芯片(TMA)技术,它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兴起的高科技生物技术,是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具有体积小信息含量高节省试剂,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和设计的特点。应用组织芯片技术使处理对象都处在同一个实验标准之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实验误差。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和DNA定量细胞学技术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及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分析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DNA定量细胞
为了获取信息完整的深度图以提高预测深度图的质量,解决单目深度估计模型中特征融合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和不同层特征的双流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ResNet-50残差网络
目的:对反复自然流产病例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进一步探究分析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和感染方面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方法:1.以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随机选择300例反
目的:分离纯化出裙带菜多糖活性成分,观察裙带菜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裙带菜多糖的免疫调节机理。 方法: 1.采用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