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居德国的外国人数量上升以及全球化进程中人员流动性的增强使得双元文化家庭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双元文化家庭出生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在与父母双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硕士论文尝试以文化学和文学分析的形式,展现和解析这个身份认同的过程。本文中,“子女”这一概念指这些家庭的直系后代。本文研究的对象限定为父母分别来自德国和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地区的双元文化家庭。纵观德国的移民以及双元文化婚姻的整体,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移民不仅数量上占比少,而且与其他地区的移民相比也很少引起公共媒体的注意。尽管有很多论著对中德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着眼于商业和商务方面的跨文化交流研究。关于德中双元文化家庭的研究只有一篇Yi-Mei Schwantes于200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余德美(Dagmar Yu-Dembski)2013年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中国公主》就是以双元文化家庭为题材的作品。本论文主要讨论该作品中女主角文化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尝试对该小说进行文化学视角的文学分析,解答文化翻译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作用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窥见德中双元文化家庭在德国文化环境下的境况。本文在导论后的第二章中首先试图从理论上阐明个人身份认同与文化翻译理念的联系。为了在双元文化环境中建立文化身份认同,必须能够理解这两个文化并能在其间进行翻译转换。移民生活是移民及其后代生命历程中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中国移民直至2000以来才因为中国经济地位的崛起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为了能够理解中国移民在时代变迁中的境况以及公众对他们的感知,在第二章中作者还对中国人在德国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重点关注了与本小说分析有关的柏林中国城的发展历史。接着,本章中阐述了德中家庭的家庭生活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在双元文化家庭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父母各方不仅带入其出生国(Vaterland)在接收国的形象,更是带入了其本身的文化。考虑语言的掌握对不同文化环境间的翻译意义重大,所以笔者在阐述中重点关注了德中家庭中的语言状况。第二章中建立的双元文化家庭中身份构建、移民背景以及教育方式之间的联系在第三章中被运用到《中国公主》的文学分析中。这里以主人公、即生活在柏林的中国公主对自己双重文化身份的感知、困惑及理解认同的过程,表现和阐述本论文中德家庭子女身份认同构建的主题。最后的结论部分综述了文化翻译在双元文化家庭子女的身份认同构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回答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