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的时期。我国自然垄断性行业一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民航业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安全。民航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我国民航业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居于基础性、战略先导性等重要地位。中国民航业是较早进行放松规制、市场化改革的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在打破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家民营航空公司相继进入民航市场,民营航空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但在航线准入、航班时间的安排方面与大航空公司的竞争力较弱,小型航空公司试图用价格战挽回颓势,但效果似乎不尽人意。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对民航业的规制历程分析规制改革绩效,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和政府规制现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发现了产业组织理论SCP基本框架在我国民航产业组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融合规制理论和产权理论,提出了民航产业组织的RPSCP(规制制度-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框架,将政府规制改革与新的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两者互动的角度解释政府规制的改革进程,并在此框架下对我国民航业规制改革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民航业1990年至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政府规制(Regulation)、产权结构(Property)、市场结构(Structure)等变量对反映规制改革绩效的运输总量、机票价格、利润水平、服务质量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民航业规制制度的放松与运输总量显著正相关,与利润水平、服务质量显著负相关,而规制制度的放松对机票价格的变化没有显著作用。(2)民航业国有产权比率与运输总量、机票价格、利润水平显著正相关,国有产权比率与服务质量显著负相关。(3)民航业市场集中度(CR3)与机票价格显著正相关,市场集中度(CR3)与利润水平、服务质量显著负相关,而对运输总量没有显著作用。本文还分析了民航业在当前经济周期中发展的其它影响因素,其中包括规制政策、航油价格、高铁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民航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后,结合我国民航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高规制质量;建立健全规制制度,优化竞争机制;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产权改革;提高网络结构效率,强化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