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从战后废墟中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开始迅速衰退,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这一期间,政府的众多经济刺激措施收效甚微,经济复苏乏力,使20世纪90年代成为日本“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萧条问题给很多借鉴日本经验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敲响了警钟。研究整理出日本经济陷入萧条的原因,对这些国家避免相同悲剧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萧条原因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产业二重结构与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萧条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战后技术发展模式”与经济萧条间的内在联系。产业二重结构与日本经济萧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中,论文从产业二重结构的产生经过入手,探讨日本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间产生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以及由此而生的内部价格差和内外价格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经济规制的放松使非贸易部门无法维持以往的高价格体系,进而失去以往依靠高价格来实现的高附加价值,成为日本经济陷入萧条,并且不能迅速挣脱的内在原因。“战后技术发展模式”与经济萧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中,运用技术创新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战后技术进步模式”已不符日本经济发展的论点。技术创新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后发展效应逐渐消失的情况下,一直比较片面注重应用技术开发的日本,由于基础性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无法创造出可引领经济发展的新产业,经济增长逐渐失去动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则表明,以IT业为代表的90年代新兴产业,其产品研发周期缩短、升级换代迅速等特点,已不容许日本继续依靠模仿型技术进步模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基础性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越发显现。最后,论文基于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两点建设性意见。第一,择机转换经济发展战略,从外向型经济转换到内需拉动型经济。第二,从我国现实技术水平出发,应建立模仿型和自主型并进的双重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