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害虫的发生日益严重,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iptera: Drosophilidae)是食用菌栽培和果业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其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幼虫钻入菇体、木耳的耳片或菌料内取食菌丝或有机质,致使子实体枯萎、菌料表面腐烂,且易感染杂菌引起交叉感染;成虫直接产卵于菇体、耳片或菌料表面,且是病菌、害螨等的传播媒介。因此,开展黑腹果蝇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于食用菌害虫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作为首选手段。本研究选择近年来市场上常用的杀虫剂及新上市的杀虫剂以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通过毒力测定实验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然后选择栽培较广的5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加药法研究初筛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以期筛选到几种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的杀虫剂,解决化学防治中药害、农药残留超标和害虫抗药性产生等问题,为食用菌害虫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有效杀虫剂的筛选选择目前市场及生产中常用的杀虫剂14种,以黑腹果蝇的卵及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浓度毒力测定法对其进行筛选。以校正死亡率达50%以上作为杀虫剂的有效标准。结果共筛得对黑腹果蝇卵有效的杀虫剂2种: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黑腹果蝇幼虫有效的杀虫剂8种: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乙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以及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2.杀虫剂的防效及毒力测定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了初筛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及致死中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对黑腹果蝇的卵的防效达50%时,所需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的浓度分别在25μg/ml和200μg/ml左右;在对黑腹果蝇幼虫的毒力测定中,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LC50为0.131μg/ml,其次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乙虫腈和氟虫双酰胺。3.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PDA平板加药法,研究了初筛杀虫剂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浓度在0.25μg/ml时即显著抑制平菇、秀珍菇、香菇和毛木耳菌丝的生长;氯虫苯甲酰胺基本不影响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毛木耳菌丝的生长,但浓度在10μg/ml以上时显著抑制秀珍菇菌丝的生长;茚虫威对平菇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浓度为7.5μg/ml即显著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吡虫啉对平菇、秀珍菇和毛木耳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当浓度为8.75μg/ml时即显著抑制双孢蘑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氟虫双酰胺显著抑制平菇菌丝的生长,但对毛木耳菌丝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乙虫腈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均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吡虫啉和茚虫威施药4d后在平菇、秀珍菇和香菇上的残留均未超过国内外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