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交通枢纽地位也越加明显。近年来,四川省高铁建设日益加快,对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借助ArcGIS10.5空间分析平台,运用加权成本距离、场强模型等地理学模型以及空间滞后等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前后四川省21个地市的可达性以及腹地划分,并进一步探讨各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化。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结论为: 一是可达性方面,截止到2016年底,四川省共开通5条高铁,串联12个地级城市。高铁的开通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尤其是东北部地区的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市,等时圈扩展现象明显。相比之下,四川省西南地区的甘孜、阿坝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加之高铁的缺失,可达性处于明显落后状态。 二是经济联系方面,高铁开通后,各地市经济联系总量增幅均有大幅度增长,这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尤其是高速铁路的修建,使得四川省交通网路得到完善,并由此带来了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随着兰渝线,达成渝遂线高铁线路的开通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等综合交通系统的优化,川东北各地市与其他地市对外经济社会联系加强,时空距离压缩。而川南经济区除内江外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未能开通高铁,因此难以接受外部地区经济社会辐射带动。同时,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交通发展迟缓,经济发展落后。 三是进一步选取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发现,空间滞后回归系数ρ均在0.8以上,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城市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在选择并检验诸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后,ρ值在有高铁的情况也比无高铁的情况下增加了0.1048,进一步佐证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高速铁路的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进一步强化了各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