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当选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的成立,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共约15年。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宗教方面的管理。从1913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先后以各种形式出台宗教管理法规,将相关事务的主管机关,宗教庙产,宗教人事,权力救济等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北洋政府时期的宗教管理立法,在吸收近代东西方宗教管理立法的先进成果上,保留了传统社会下对宗教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当选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的成立,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共约15年。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宗教方面的管理。从1913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先后以各种形式出台宗教管理法规,将相关事务的主管机关,宗教庙产,宗教人事,权力救济等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北洋政府时期的宗教管理立法,在吸收近代东西方宗教管理立法的先进成果上,保留了传统社会下对宗教管理的治理惯性,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宗教管理法律体系。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北洋政府1913年至1927年间的宗教管理立法活动进行考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在宏观上确定北洋政府宗教立法的动因、所取得的立法成就、立法的基本原则,然后再对相关文件进行抽象分析,从主管机关、庙产管理、宗教人事、权利救济四个方面,全面的还原本时期宗教管理制度的全貌,以期能够对其进行较为公允的评价。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介绍选题原因,研究现状和研究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北洋时期的宗教管理立法的宏观介绍。作为近代化进程中的北洋政府,在政权建立之初,即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宗教管理立法,其根本动因在于北洋政府试图通过宗教管理立法的形式,掠夺宗教财产,以弥补自身庞大的军费漏洞。在受到大陆法系国家宗教管理立法模式的影响下,北洋政府先后以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最高院判例的形式,形成了形式较为规范,层次清晰,涵盖面广泛的宗教管理法律体系。并在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管理立法的基础上,规定了政教分离,行政目的导向等基本立法原则。第二部分通过对北洋政府时期宗教管理立法的微观探索,对其纷繁复杂的法律文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着重说明,北洋时期的宗教管理制度虽然在宏观上秉承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教分离的原则,但在制度设计上,则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以宗教庙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宗教管理制度。首先,北洋政府通过政府官制令的形式,确定了传统汉地宗教事务由教育部和内政部主管,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由蒙藏院负责管辖。其次,在宗教庙产管理制度方面,北洋政府在对庙产公私属性划分的前提下,将庙产使用权、管理权、监督权赋予不同主体,建立起了宗教庙产管理制度。再次,在宗教人事方面,北洋政府主要是以司法判决的形式确定地方主管机关对寺院住持选举具有管理权,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边疆藏传佛教僧人的登记准入和驻京履职制度。最后,在僧侣的权利救济方面,则主要是以诉讼法和诉愿法为主,辅以部分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规定。第三部分以北洋政府时期宗教管理立法对当时宗教事业所产生的具体效果为基础,从制度设计和运行实效两个角度出发,对该时期宗教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综合评析。首先在局限性上,该时期的宗教管理制度无论在立法目的还是法律适用范围上,都体现了明显的差异性,未能从根本上落实宪法所规定的宗教间的平等对待,缺乏保护的诚意。其次在成效上,北洋时期的宗教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预定的立法目的,实现了政教之间的关系的缓和,维护了蒙藏等边缘地区的稳定,并推动了传统宗教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其他文献
本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瑞安·威廉姆斯的《网红经济》一文中的前两章。该书介绍并分析了多名网红经济从业者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一套具有实践意义指导方针。该书对中国网红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借鉴价值,值得在中国读者中传播。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根据文本翻译理论对《网红经济》前两章的语言特点和句法特点进行了分析,确定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整篇文章信息明确,逻辑清晰。针对原文的文本特点,译者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
1938年12月29日,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第三次“对华声明”,成为中国抗战历史上性质最恶劣的政治事件,对中国抗战大局产生了极其严重负面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采取断然措施,发动广泛的反汪反投降运动,以求削弱消灭汉奸投降派的恶劣影响,稳定军心。其中,《
勘验笔录作为重要的行政证据之一,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法院监督行政机关勘验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因此,规范的行政勘验笔录制作与运用行为不仅有助于行政机关作出正确的行政决定、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行政机关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目前学界对勘验笔录的研究多是从刑事证据、民事证据的角度进行的,而对作为行政证据的勘验笔录研究较少且不够深
尼克拉斯·卢曼(1927—1998),德国当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因其理论建构的宏大性而被誉为“社会学界的黑格尔”。卢曼法社会学理论建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功能——结构主义法律理论阶段,后期是自创生系统法律理论阶段,但其理论始终都在回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问题。虽然国内对卢曼的法社会学理论研究已经非常火热,但是却极少以社会秩序何以可能问题的内在逻辑为主题进行探究,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其进行探析。
弑母案件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该类案件往往性质极其恶劣、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扰乱社会秩序。该类案件在引起人们关注与深思同时,犯罪人复杂的犯罪心理与费解的犯罪动机更是对侦查工作造成一定阻碍。在论文主要内容上,本文针对该类案件发生现状,梳理国内外弑母案件所呈现的犯罪特征,从深层心理学视角探讨弑母行为背后复杂的犯罪动机,结合实际案例剖析犯罪人心理轨迹,旨在为今后本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引入新视角、新观点,为明确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近2年以来,各国政府为遏制新冠大流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也以各种方式对新型毒品犯罪市场的生产、贩运、消费等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管制措施或改变或取消,毒品犯罪也随之出现不同反应,新型毒品种类更迭更加迅速、种类更加繁多。《2021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毒品市场和毒品犯罪对新冠疫情影响的适应力非常强,只经过前期短暂混乱后
犯罪痕迹中隐含着大量有关犯罪的信息,解读和分析这些痕迹信息能够寻找和发现嫌疑目标、分析和确定犯罪证据链,最终达到侦查破案与进行刑事诉讼的目的。犯罪痕迹信息网络互联已经是刑事侦查工作信息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DNA数据库、指纹信息库、足迹库和枪弹痕迹信息库等现代犯罪痕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建立,侦查部门的基础建设与侦查技术进一步升级。然而,仅仅依靠联网式的信息化侦查已经无法适应如今侦查实践的需要。
随着中央政法委打造“网宣铁军”总体布局的落实,政法新媒体队伍在网络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视频社交媒体为主的网络平台涌现了一批以“民警”“交警”“边检警察”“退伍军人”“法医”“法律老师”等为运营者的自媒体。其中,大漠叔叔通过游戏化的传播方式,使账号运营充满“年轻化”特色,在B站年轻群体中影响广泛。在大漠叔叔的传播案例中,政法领域的自媒体与视频社交平台的年轻群体特质完美契合,形成良好的传播关系,而政法自
长期以来,笔迹鉴定主要是依靠鉴定人的专业和经验。鉴定意见则是鉴定人按照内心确信程度,给出基于特征相似性比较的可能性等级判断。这种依据文字描述来表达笔迹鉴定结果的定性表述模式,虽然简单易于理解,但却因主观性较强而不断受到外界质疑。随着国际上对法庭科学证据准确性、可靠性、客观性等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推进主观性较强的鉴定意见数据化、客观化已成为司法鉴定表述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基于似然比的证据评价方式
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运动,缘起于抗美援战争期间,国家于1952年作出的反抗美国细菌战的卫生防疫决策,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并仍在焕发着活力,发挥着作用。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场利国利民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如何赢取广泛的群众支持与参与,是1952年的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下仍需要思考的问题。透过历史,回顾过往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1952-1956年爱国卫生运